【张良第一谋之后,有两个后续,为日后的第二谋得到了莫大的帮助。分别是:一、巧得兵书;二、义求项伯。】
【第一谋后续一:巧得兵书。】
【这日,张良与往常一般,又来外面闲走。
行至城西邳桥下时,已近中午。
烈日正晒,半里之内,看不到一人。张良桥上站了一歇,觉着无聊,便打算下桥回去。
才走几步,只见一人迎面而来。
张良看时,乃是一个老翁,须眉皓白,身穿粗布衣裳,手持藜杖,足着赤履,徐徐走上桥来。
张良见了,便闪一边,想让他过去。
那老翁走了几步,离有一丈远处,朝张良瞄了两眼,忽然一伸脚,故意使左脚的那只鞋掉到了桥下。
张良心中错愕,正当乱猜时。
那老翁已开口对着自己道:“孺子下去,为我将履取来!”
张良行刺不成,一肚怨气,正无可发泄,见老翁陌路相逢,素不认识,竟如此无礼。
心头火起,便欲抡拳去打。
蓦然转念:“他乃老人,我去打他,定当遭人唾骂。”
待要走开,心里又想:“他已这般年纪,精力早衰,自难下桥去拾,失了一履,如何走路?我这里既然碰上,不妨帮他一次,行个方便。”
于是依了老翁的话,下桥去取。
只见那履坠在桥柱之旁。张良束起衣服,蹑足下去,拣履到手,回身走上桥来。
向前正要交拨,却听老翁道:“你把这履,替我穿上。”
张良心想:“拾也拾了,索性把这人情做到底。”
便跪下身去,一手托了老翁那脚,一手将履套上。
老翁站起身来,只是对着张良笑了一笑,也不说声谢,便扬长而去。】
有人帝王已经知道这故事了的。
纷纷留言:
“这莫不是黄石公?”
“那留守侯张良得的兵书,也就是太公兵法了?”
“现在还没给!”
“刚才朕没看错的话,张良本欲揍一顿黄石公的,给忍住了。”
“也不怪张良,这黄石公太嚣张了,要是换我,我早就干他了。”
“朕擦!你不是大汉的皇帝么?你还要揍他,他可帮了你们大汉啊!”
“狗屁,我不做皇帝好多年了好不好!也不知道怎么还给我安一个什么汉废帝,什么狗屁玩意?”
唐睿宗,李旦:“朕也一样。”
后世众帝王,细看之后终于明白了。
每个人聊天的头像下面的标识,代表朝代的那一个字最大。
汉废帝,先是左边有一个很大的【汉】字,再在右边两行小字。
第一行是:汉废帝。
第二行是:刘贺。
所以别人一眼就看出他是汉朝的皇帝了,但其他字小,不细看的话,看不清原来是汉废帝,刘贺。
那么他只当了天的皇帝。
按还有一年活命的话,现在他已经被废了好多年了!
对此,大家无力吐槽!
这时刘邦发现自己又能评论了,刚才好像被点赞解锁了冷却时间,现在不再是禁言状态。
连忙说道:“我大汉王朝,怎么会有这种皇帝的呢?谁的儿子,给朕站出来!”
刘邦这真不能忍受了,怎么有比他还流氓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