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宋混世魔王 > 第三百八十一章 赵佶看西游

第三百八十一章 赵佶看西游(1 / 2)

“臣李纲有本奏。”

赵佶坐在龙椅上,望了一眼李纲,心里不由得泛起了一阵腻味。

howareyou?Howoldareyou?

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

没完没了的奏。不知道朕现在很烦吗。

张过这个混蛋没有打下来,长江南岸大部分都在天师军手里;府州今年的都荒了,马上就是夏收,粮食在哪?金国人要卖城,一个好几百万,钱哪里来?幸亏折家没趁乱造反,反倒听话的发兵去打张过,否则朕哪还有心情坐这里听你哔哔。

“奏吧。”有屁快放。

“官家,如今汴梁市面上出现一本反书。《西游记》,里面诸多大逆不道之文字。臣以为,应该抄没卖《西游记》的铺子,捉拿作者。”

这件事……

真是头疼死了。

赵佶知道《西游记》。何止知道,他还买了好几本。除了自己看,后宫妃嫔也爱看。

孙猴子,金箍棒,白骨精,蜘蛛精,女儿国,多好看。

这本书给了赵佶很大的安慰。因为妃嫔都去看书了,也就没那么多时候来烦他了。毕竟他也人到中年,就算有仙丹支撑着,可是应付那么多女人也难免吃力。

现在你说这是反书,好,那你说说吧。怎么就是反书了。

“这怎么说?”给朕解释解释。

“官家,这本书里面的猴子,大闹天宫,这就是不尊皇家。”

“噢,那这么说在座的诸位每天在朕的朝堂上吵来吵去,就是尊重朕了?”

“……”赵佶一句话不但噎死了李纲,连群臣都给噎的半死。

宋朝号称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这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因为赵匡胤得国不正,这个天下不是他打下来的,而是抢的老柴家。真正说起来,就是逼宫篡位,于理不合,所以赵家人极为需要士大夫为他们粉饰。

而士大夫也因此身价大增。他们和赵家皇帝站在一起,集体打压武将集团。

这样的情况造成了宋朝的皇帝权力被大大限制了,远没有之前历朝皇上的一言九鼎。这些文官在朝堂上什么都敢说,什么都不怕。

因为赵匡胤说了,本朝不杀“士大夫”。这就让他们毫无顾忌——反正死不了。

现在赵佶突然抱怨这些大臣吵闹,大臣们还真没办法反驳,因为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在皇上面前吵。

这让他们不由得把视线投向李纲——为了一本书,有必要这样吗?你吃饱了撑的?这书全天下的人都喜欢看,你一个人要跟全天下人对着干?

这也太不明智了。

李纲没想到赵佶会这样说。这可是诛心之论呀!

但是这时候他不能退。一退,自己的形象就毁了。

“官家,若是吵吵闹闹,自然没太大问题。”李纲先把群臣给摘了出去,“可是那猴子自称齐天大圣,他说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这岂不是诛九族之论!”

李纲觉得这句话一定能打动赵佶。

皇位你要不要了?

“那猴子做了皇位了吗?他怎么说也是个猴子,连人都不是。最后呢?是不是入了朝廷,当了官?”

这个,李纲又没话了。因为孙悟空最后成为斗战胜佛,这还真就是进入了体制内。

大宋一朝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民间造反人士,大部分都被招安当了官。

土匪被招安做官是常态,而不是另类。要不怎么宋江一天到晚地只想被招安呢?因为前面有无数成功的例子。

“呵!”赵佶哂笑一声:“侍御史,如今外有金国欺凌,内有正一道作乱,这些你不提,反倒追着一个猴子七嘴八舌,是何道理?”

徽宗也生气了。

他现在亚历山大,内忧外患一大堆,满朝文武没半个能分担的,全自己一个人扛着,本就一肚子气了,现在李纲还给他没事找事,也真是太不懂事了。

如果按照你的意思,我抄了书坊,抓了作者,然后呢?天下人都骂朕,你躲一边凉快,真是岂有此理。

这种“背黑锅你来,有好处我吃”的态度深深的激怒了赵佶。满朝文武,全是如此不堪。

你们根本就不从心底替朕着想。

比如李纲上次弹劾折家。你列举折家多少大罪有什么用,关键是怎么处理。朕是有兵还是有钱?你能给我变出来?没钱没兵,朕拿什么解决问题。

还不是要徐徐图之。自己那一番精妙的操作,李纲这蠢货哪能想得出来。

现在又给自己出难题。

《西游记》短短时间内传遍了汴梁。京城里不分男女老少,每个人都喜欢孙猴子,你让我把书给封了,这是让朕自绝于天下呀!

再说,那个书坊你知道是谁的吗?韩侂文,他舅舅是向仲,朕还欠向家一屁股债呢,我能封他外甥的书坊?

至于作者,吴名士,就是根本没有这个人。无名氏,我哪里去找!

真是神经病。

正事不管,一天到晚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纠缠。

舍本逐末,何其愚蠢。

现在金国人在朕的京城里面横行霸道,把汴梁人欺负的敢怒不敢言,这股子怨气哪里发泄?

现在有一本《西游记》能拴住百姓的心,给他们一个寄托,一个希望,这不是好事吗?有孙大圣,一切妖魔鬼怪都不是对手!

而且孙猴没办法的时候,不得请朝廷帮忙吗?这还是在体制内战斗呀!

最新小说: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