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让徐达等人先做,然后叫人端上好茶,紧接着让久疏朝堂的李善长给他们讲有关朱锦昀说的内阁制。
就在李善长叙述的时候,朱元璋看着这个小房间内的人,不由怀念起刘伯温。
刘伯温有惊世之才,虽然大明开国后朱元璋有意打压他,他也有意不给朱元璋出谋划策,但朱元璋还是十分看重他的,有刘伯温在,这内阁制一定会少了许多瑕疵。
可惜,胡惟庸最后借他朱元璋的名义,下毒还是他。
“这是何人所提?”
听完李善长叙述的宋濂,不由赞叹想出这内阁制度之人的才干。宋濂,博古通今,听完这内阁制的构想,他就觉得可行,虽然皇权集中于皇帝,但仍然能规范皇帝行为,有利于治国。
朱元璋笑道:“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
“什么?”
宋濂面露惊讶之色,这怎么可能!
刚才他一听这内阁制,就知道,这是已经是老成的谋国之言了。
能说出这等言论之人,那必定是看遍史书,研究透了历史上的皇朝兴衰后,才能提出的。
可现在皇上朱元璋却说这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说的。
这像话吗?
就算是他从娘胎里开始学,能学到多少?说得出这般老成之言?
可是他又看了下李善长,见李善长不为所动,宋濂知道皇帝没撒谎。
唉!
宋濂内心轻叹一声,终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没想到大明出了一个如此人物。
“诸位,听明白了吧,今天咱叫诸位来,就是想让你们给咱完善了这内阁制!”
“朕,要让大明万世无忧!”
众人齐齐看向朱元璋,【朕】这个字只有朱元璋在下定某种决心时候会用。
“诸位,这在史书上能留下浓墨重笔的机会,咱已经给你们了,把握住啊。”
这宰相制能流传千古,必不说这内阁制了,众人都能料到,自大明以后王朝也皆会沿用这内阁制度。
而内阁制度的流传,作为制定完善它的人,也必将流芳百世。
众人激动道:“臣等,遵旨!”
就在大明宫几位站在大明王朝权力巅峰的几人讨论着内阁制时,在京郊一处无人荒山山顶处,有一身姿挺拔的少年抬头看着天空。
突然,他双手合十,沉声道:
“忍法,地爆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