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就说:“婶子,我肚子可是闹腾了,很想吃您做的饭菜。”
朱慧丽一听笑说:“是了,马上就好。”
她转身回厨房,还是注意听李夏说什么。
康达海奇怪道:“要是我这样说,我这老妻还不会给我好脸色。”
李夏笑说:“康叔,远香近臭,可不是说说的,人心就是这般。”
“儒家说的亲疏有别,不是说着玩的。”
“就是现在这社会里,一个人发达了,不顾着家里人,你觉得他得人心?”
“管他多有钱,都会被人说人不行。”
“有本事赚钱又怎么样,人不行。”
“即使他对员工很好,但要是员工知道他对家里人不好,都会看不起这人。”
“因为大家心里都是同样的想着家里人有谁发达了,会照顾自己。”
“要是不照顾自己人,却去照顾其他人,成会觉得这人有病。”
康达海反对道:“李夏,照你这么说,我那些牺牲的战友的家人就让他们贫困下去?那些贫困大学生就读不起书?”
李夏摇头道:“所以我说你不会平衡人心,道德低,你只顾着别人,不好好顾着妻女。”
“康叔,我说句正话,你要生气也等我说完才打我,你能做到吗?”
康达海怒道:“你想说,我牺牲的战友的死和我无关,我不该扶助他们的家人?”
“真要这样说,现在请你出去。”
李夏说道:“我现在同样是婶子和你女儿的客人,你要赶我走,得让她们也同意才行。”
康达海站起道:“我才是一家之主,说这里不欢迎你就不欢迎你。”
“现在你给我出去。”
朱慧丽出来,气道:“好,你要赶我的客人是吧,也把我赶走好了!”
康浅浅虽然怨怪李夏要说什么,但觉得李夏能帮助自己家,让爸爸醒悟。
她也说了:“爸,是你自己要李夏说的,真没道理,李夏敢在你面前说。”
康达海不明白了,怎么妻女力挺李夏。
他失了精神一样,坐下沙发来,怒视着李夏:“你说得不对,别怪我揍你。”
朱慧丽有些担心,李夏让她们放心。
李夏接着说道:“康叔,康队,若是其他场合,我不会这样说,那时我就会违背人心。”
“但你邀我来家里,是当我是子侄。”
“看你不对的地方,我作为子侄是有义务提醒的,听不听是你这长辈的事。”
李夏停顿一下继续说:“较真起来,你和战友的家人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你说战友是兄弟,甚至为你而死。”
“但你要明白,大恩如大仇,你能当兄弟的人,他们的家人都是好的。”
“知道家里的儿子、丈夫牺牲不是因为你的原因,是犯罪分子猖獗。”
“你扶助他们的家人,他们自然是感激的,但一直扶助,这是不行的。”
“烈士是因为打击犯罪牺牲,不是因为你康达海牺牲,即使为了救你,也是为了让你继续打击犯罪。”
“他的家人在伤痛中,你的扶助能让烈士家属感受到温暖,因为看到你,能看到儿子、丈夫的身影。”
“但你扶助时间久了,他们看到你就会想起牺牲的儿子、丈夫。”
“就会不自觉怨恨起来,为什么当时牺牲的是他们的儿子、丈夫,而不是其他人?”
“因为你一直扶助,他们心里觉得是因为你的原因导致自己的儿子、丈夫牺牲。”
“人心难测,生出什么想法可以说是不可控的,不是说表现出来就是心里想的。”
“所以在他们有其他经济来源,能独立生活后,你就应该停止扶住,其他的有国家政府来做,这样他们是觉得国家政府亏欠自己,而不是你亏欠。”
“国家政府是要背负这些的。”
“烈士是为国牺牲,不是为某一个人。”
“你只要不定时的提着礼物,带着妻女去拜见、看望,让他们可以回忆儿子、丈夫。”
“让他们觉得儿子、丈夫不死,也会是这样的有妻有女有家庭,也算是圆了他们的遗憾。”
康达海生气道:“我给了钱扶助去看望就不对,不给钱扶住去看望就是对的?”
“你这真是狗屁道理!”
李夏嗯道:“不说什么孔夫子的话,用现实来论证。”
“最开始你扶助的战友家人对你如何,现在对你如何,我没经历过,却能肯定现在对你的态度都不会很好。”
“你甚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开始骂你了。”
康达海沉默了。
李夏说道:“因为他们觉得你把他们的儿子、丈夫的功劳领了,还活着。”
“是凭着战友的牺牲做到了支队长。”
“不恨你恨谁!”
康达海摇头:“不是的,你是个小混蛋,平时没看出来,没想你会把人心想得这么黑暗,肯定是我没做好,才让他们骂我。”
李夏叹道:“康叔,不说恨你,但你一直扶助,他们也会觉得你该还的已经还了,该顾着自己的家人。”
“反过来觉得亏欠了你,没什么能偿还你,现在你不顾妻女家人,去照顾他们,他们感觉很心累,还不起你。”
康达海又沉默了,当真是这样,自己有被这样说,被骂,自己还觉得更亏欠。
可真是这样的道理?
李夏说道:“康叔,扶助一年,也就差不多了,其他的就是有时间是去看望,帮着做些事,当别人的儿子、兄弟。”
“这样他们不亏心,知道你是忘不了牺牲的兄弟,才这样帮他们。”
“你扶助给钱,性质就不一样。”
“你也知道的,牺牲烈士只给一次抚恤金,其他的会有一个部门处理烈士家属的困难。”
“你扶助给钱,烈士家属再让国家解决困难就会觉得违心,觉得自己要得太多。”
“你扶助不给钱,烈士家属再让国家解决困难就会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而当一个人的心不宁时,就算是锦衣玉食,也是不能安慰的。”
“但一个人心宁,就是艰难困苦也不会觉得怎么样的。”
“人啊,要的是心宁,接着才是健康。”
康达海深深皱眉。
李夏说的这个对不对?
李夏喝了口茶,接着继续说:“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是好的。”
“这也是你党员的担当。”
“但也同样要明白,你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拿什么偿还你的恩情。”
“恩不恩可不是封建,是人本心要报答,不能报答,就会憋心。”
“不说其他,你一直资助,也会让那三个贫困大学生觉得你应该资助。”
“也是资助一年就可以,让他们有危机感,就算这会断送他们的大学生涯。”
“不能自己解决危机,只想等别人来帮自己,这样的大学生出社会也是废的。”
“就算他转而怨怪你不继续资助,但你也算是仁至义尽,没什么可怪的。”
康达海反应过来:“李夏,你的意思是说不要一直扶助和资助,要不然人心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