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瑜拿着手上全PASS的过关卡回到演播厅,整个演播厅都闹腾起来,金字塔座椅上的成员们大声给他鼓掌,坐在前排的成员比划出服气的手势,大喊“牛逼”。
顾瑜腼腆的笑笑,准备坐回原来的位置,方旭扯着大嗓门叫道:“错了,错了,上面。”指着上面的位置让他上去。
被替换下来的李喆站起来拉住他,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输给你也值了。”
顾瑜回拥他,轻声道:“不好意思,加油。”
李喆感叹道:“刚刚的演唱实在是太精彩了,心服口服。”
他还没说完,顾瑜抬头看了看他,黑白分明的眼睛很通透,说话时不疾不徐却给人很客观的感觉:“我觉得你的爵士唱的很棒,改天教教我。”
“啊”李喆被意想不到夸奖击中了。他愣了一会儿,耳朵尖有点发烫,憨厚说道,“真的吗?啊谢谢你。”
他还挺喜欢听别人夸他了!
导播看着镜头里的画面,觉得自己好像挖到了一个好苗子。
每个种子成员,导播组都会专门安排一个摄像跟拍他的反应,不过镜头最后会不会用就不知道了。
导播发现顾瑜非常上镜。
不,好像也不是上镜的问题。从业多年,导播对于镜头里每个人呈现出来的不同效果非常敏锐。他注意到,镜头中的顾瑜,似乎是时刻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中的。
不管他在做什么,有没有镜头,他的一举一动都格外赏心悦目,不管是体态还是神情,都处在一个很流畅的点上。导播观察了一段时间,他相信到时候查看成片的时候,顾瑜的每一个镜头,不管是特写还是全景画面,他都会最亮眼的那一个。
即使随便截一帧画面出来,顾瑜的状态也不会崩。
这是什么概念?一个普通人暴露在镜头中时,多半会觉得紧绷或不自在,很多新人都存在这个问题。而录制时间是一个长线,短时间内还可以时刻注意保持,时间长了之后人就会自然而然的松懈下来,呈现他们个人真正的状态。
尤其是一些小习惯,比如有些人会稍稍驼背,有些人喜欢发呆,有些人喜欢做夸张的表情。
这些变化都可能会使他们产生反差,呈现出的效果可能会变好但更可能会变差。
他们不适应镜头的存在,刻意的想展现自己好的一面,反而显得并不自然。
顾瑜完全看不出有在注意镜头。他一直都看上去很随意,但他不管是在认真观看舞台,还是休息时间与人相处;不论是露出浅浅的笑容,还是简单的出神,都很赏心悦目。
在镜头中能呈现出最好看的角度,是一门很难很深的学问。很多艺人出道多年才练就这种本领,或者说是本能,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所有的镜头位置心中有数,并自然的将最好看的角度展现出来。
可是镜头中正微笑着的顾瑜,分明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
如果这是某种天赋的话,未免也太适合吃娱乐圈这碗饭。导播有一种没由来的预感,这孩子一定能在这几十个成员中杀出一条路来,站到观众面前。
他甚至不会局限在这个小小的节目里,而是能在这个圈子里走的更远。
导播在这一行已经混迹了很多年,剪辑过数个不同类型的节目。他相信自己的眼光绝不会出错,当即决定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多给顾瑜几个镜头。
他不会因为一点欣赏就让对方直接出道,也不会只给顾瑜多加镜头,只要他觉得有火的潜质,多少都会愿意给一些机会。
但这多出来的几个不过几秒的镜头会不会有用,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吸引到观众的注意力,却全看这些成员自己。
如果是真有能力的人,无论是一帆风顺的坦途还是历经坎坷磋磨,最终都一定能火。
只是早晚罢了。他想做的,只是尽可能的让这些孩子少走一些弯路。
如果顾瑜此刻知道导播所想,他会许会感谢自己多年来强悍的自律能力,功夫都是用在台下的,长年处在摄影机和相机的包围中,根本不敢有一丝放松,久而久之,这已经成了他的身体自然反应。
结束一天的录制,成员们拖着疲乏、困顿的身体,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结伴回酒店。
一路上,只有方旭和简小凡都在叽里呱啦讨论今天的录制,这两太能说了!
坐在他俩旁边的夏叶听他俩叨叨了已经快三个小时,开始还被逗笑,现在已经麻木了,处于我已阵亡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