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枫摇了摇头道:“算了,我就发表在咱们的校刊上,咱们的校刊,哪点比其他国家的杂志差?”
“反正我不发表。”
“要发表你发表。”
汪镇海教授见劝不动叶枫,思索了一下,笑了起来:“让你的论文,被更多的外国人知道,他们也好来给你交专利授权使用费啊。”
“咱们龙国怎么收割外国人的韭菜呢?”
“碳中和是他们最先提出来的,这么一项重要的发明诞生了,如果他们自己都不买账的话,那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汪镇海教授笑了笑。
旁边的校长也笑了笑。
“叶枫,没错,我们就是要卡外国人的脖子,你在c上发表后,定会有一大群人来购买你的专利,到时候,你可以开高价。”校长点出了如今的国内外的科技博弈局面。
有了叶枫的这项发明后,以前那种国外企业拿大头,国内企业只拿一个加工成本的时代,就将一去不复返了。
而且,若是能够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从某种程度上,龙国也可以“放肆”的使用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毕竟,生产过程中诞生出来的二氧化碳,都被吸收了,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还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叶枫点了点头。
校长和汪镇海教授,说得在理。
以后就是我们卡外国人脖子的时代了,以前那个处处被掣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那好吧,我来写SI。”
叶枫勉强同意了下来。
c,简称是SI,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广的期刊。
几乎每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在上面发表过论文,而且,c杂志距今已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任凭世界如何风云变幻,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始终不减。
叶枫回到了学校宿舍,开始收拾行李,一部分可以寄回泰立村,一部分可以直接扔掉,一部分可以捐献给下次住着个宿舍的学弟们。
经过和校长的商量后,叶枫已经不同通过论文答辩,就能够毕业了。
实际上,校长是把叶枫在农科大学门口的现场试验,当作是论文答辩,这么多教授们看着呢,这本身就反映了叶枫的自身水平。
以一项震惊世界的发明,作为论文答辩的题目,这在农科院,还是头一例。
随后,在叶枫整理宿舍包裹的时候,汪镇海教授打电话过来:“叶枫,你需要硕博连读吗?”
“你是想毕业后,直接进入商业市场,还是继续从事科研?”
“其实,两者也并不矛盾,一边当职工,一边读硕士的例子,也不少见。”
叶枫自然是不可能打工的,也不会当老板,打工是给别人干活,当老板还要管理别人,都累人。
躺着收专利费,才是最优解。
叶枫果断地同意道:“汪镇海教授,我可以当你的硕士生吗?直接硕博连读?不参加研究生考试?”
“当然可以!”汪镇海教授笑着回答:“高考都有保送的,考硕士当然可以啊。”
能够成为叶枫的导师,让汪镇海教授,也都产生一种与有容焉的归属感。
平常,都是学生以导师为豪。
现在,叶枫成了导师的骄傲。
“那就这样说定了,我马上为你办硕博连读的材料。”汪镇海教授挂断了电话,精神抖擞了三分,尽管叶枫的成就,全靠他自己,但是能够成为叶枫的导师,以后出去吹牛逼也特有面子。
就算是在龙国后世的历史上,在讲述叶枫的时候,说不定也会提上几笔自己的名字。
叶枫收拾好了自己的包裹后,开始写c文章,在国外发表,就必须用英文。
而一些特有名词,还必须查字典,否则容易写错。
“基因、碳中和、二氧化碳、钌……这些都是不常用的英文单词。”
农科大学虽然也考四六级,但四六级和这些专用术语,还真不是一回事。
叶枫挠了挠头。
真特么想撂笔喝一瓶冰可乐。
为了薅外国人的羊毛,也只能勉为其难,迎难而上了。
大洋彼岸。
c杂志社,这里的每一位编辑,都是学术界跺一跺脚,整个行业的人,都要抖三抖的存在。
而且,c不乏一些获得过诺奖的科学家,以及一些知名大学的教授,如哈佛的教授、麻省理工的教授等。
正是因为这些站在学术界天花板的存在的认可,才让c杂志,散发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龙国的农科大学的校刊,他们还真不以为意,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正巧,在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的一位硕士生,其母校是农科大学,看着昔日的班级群,突然热闹了起来。
这位留学多年的学姐非常诧异,自己毕业多年后,这班级群一直死气沉沉的,今天怎么活跃起来了?
“叶枫是我们农科大学的骄傲!”
“我们龙国,就要卡外国人的脖子了!”
“谁说我们不能获得科学类诺奖的,我看叶枫就很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