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同化(2 / 2)

距离也不过短短的七八百里。

收复漠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十万明军驻扎在大宁,逃回盛京的清廷夜里睡觉都不踏实。

“哒,哒。”

周世显在新修缮的官厅里,徐徐走着,看着墙上的大幅地图,一个三路围攻辽东的计划浮出了水面。

这一战灭清!

他亲率凤威军从大宁出兵,这是一路。

李岩,李锦二人率领中原镇军从山海关出兵,这又是一路。

松江水师携步战队,江南镇军从海上登陆,还是老办法……从黑龙江入海口抄后路,来个战略大迂回。

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再次成形,二十多万明军采用大兵团穿插,分割,包围,务必将清军彻底歼灭在盛京,抚顺一带。

“这一仗,不容易啊。”

周世显摸着下巴,眼睛眯了起来,这关外之地可不比关内,这一块辽东大平原呐,对清廷骑兵集团作战太有利了。

又拥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可以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性。

倘若二十几万明军,贸贸然的开进辽东,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灭,逃都没地方逃。

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可太多了。

万万马虎不得。

周世显眉头微微皱起,如今他手中兵力,军械还是不足,他这是在替积弱三十年的大明还债。

如今北方人口损失严重,他只能动用南兵。

“灭清,灭清。”

他口中喃喃自语,辽东这场仗没个两三年打不完。

“哒!”

停下脚步走到文案前,提起了狼毫写下几份公文,知会南京内阁……他要重建大宁都司。

大宁都司建立于洪武二十年,可是在永乐四年便废弃了。

“此番……”

此番重建大宁都司,周世显深邃的眼中越发坚定,这代表着大明的战略从被动防御,正式转为对外扩张。

这意义十分重大!

“扑棱棱。”

一只只信鸽冲天而起,将公文带往江南。

江南,内阁衙门。

官员们急匆匆的走进,走出,一片繁忙。

孙传庭,史可法两人为主的内阁,一面要支撑北方战事,一面还要主持维新,试图改革科举。

内阁已经达成了一致,孙传庭力主用新学取代儒学,当然这件事阻力极大,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天下儒生千千万,江南儒生最多。

这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如今天下太平了,起义军被剿灭了,清军也败逃了,儒生们便又闹腾了起来,吵着要求内阁恢复科举,开科取士……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到了这种时候,就该武将被排挤,被穿小鞋,文人集团下山摘桃子了。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儒生集团一向没什么气节,摘桃子可是一把好手,因为士林,儒生们掌握着话语权。

这要是在崇祯初年,读书人闹事,还真是挺有杀伤力,十成十又得哭庙,发小广告,闹事,说不定还得来个零元购。

这内阁早就干不下去了!

可时代变了呀。

如今江南的读书人还真翻不起浪花来了,因为大明内阁手中还握着一个大杀器,这大杀器……

便是影响力极大的大明时代周刊!

报纸这个大杀器,是周世显留给两位阁老的后手,如今主笔柳如是名满天下,几乎成了大明内阁发言人。

她犀利的笔墨,给内阁缓解了极大的压力,正是靠着这份周刊潜移默化的影响,内阁才能稳稳压制着儒教的声音。

这一天,大清早。

江南人一如往常一般出门,喝茶,听戏,走亲访友,可如今又多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消遣。

看报纸。

随着大明镇军在北方取得一场场胜利,洛阳大捷,中原大捷,渭水大捷……看报纸成了江南人,非常重要的一种消遣。

如今大明时代周刊的发行规模,也达到了每周三十万份,并且还是在南京,扬州,洛阳等地同步发行。

这大杀器的影响力太可怕了。

大捷,大捷!

几乎每一周,报纸上都有捷报发布,大明镇军用一场场重大的军事胜利,提振着江南的民心。

大明镇军,如日中天,周世显,孙传庭几人的个人威望也达到了巅峰,牢牢支撑着江南内阁的执政根基。

这下子儒生们可就更闹不起来了。

镇军大捷,收复河山。

哪个不开眼的敢跳出来添堵,只怕是百姓的白菜帮子,臭鸡蛋可就狠狠砸过去了。

清晨,南京的茶馆,酒楼里,街头巷尾早已站满了人。

“来了,来了。”

这新鲜出版的报纸一来,立刻成为整个江南的焦点。

“我大明天军收复大宁……”

又是大捷。

大捷之外还有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头版头条的一个大新闻,让整个南京,扬州,整个江南一片哗然。

“塞外发现金矿了!”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