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穿越言情 > 重瞳子传 > 第三章 雁回山托子

第三章 雁回山托子(1 / 1)

?雁回山地处北部广袤的山区,在连绵的群山中,雁回山以独高的地势占尽风光,山峦起伏,林木浓茂,秋天的风给这苍茫的雁回山染上了一片赤金之色。

李云山抱着李晨霜和老者一起来到山脚下,举眼望去,山峰似在云雾之中,石阶茫茫直入苍山,每级石阶约合五尺,竟浑然为天然石料,李云山满脸讶然之色,说道:“如此工程,需费多少人力资财,想来开此山者,纵非帝王,定是王侯!”老者听后豪声大笑,李云山疑惑不已,问道:“老先生因何发笑?”老者止住笑声说:“此山以前并无山道,此石阶皆是我那故友自己与弟子用二十余年时间亲手建成的,我那故友平时粗茶淡饭与平民无异,今日听你说他不是帝王便是王侯,故而发笑。”李云山听老者言语,对他那故友不禁敬佩有加,想那人也必定是得道高人,门下弟子繁多,把儿子托于此地倒也是一番造化,于是望着雁回山的高处竟然不觉出神起来。老者见李云山如此出神,便提醒说:“现在日头尚早,可是这山阶漫漫,我们来回还需许多时辰,还是抓紧赶路吧!”说完便先走上石阶,上山去了,李云山醒过神来,急忙快走几步,与老者齐肩而行。

山路虽远,石阶漫长,不过好在老者已在江湖行走多年,传闻轶事知道颇多,李云山亦是开朗豪爽,不觉谈天论地十分投机;两人又全是常年行走之人,今虽一人怀抱幼儿,可是行路渐紧,竟然皆无疲劳之态,而李云山观那老者毫无惓疺,心中更是起了几分钦敬,可是却有几分疑虑。几番思想后开口询问老者可也是一位世外高人,老者哈哈一笑只简单说自己姓闻,又说“我只靠行走江湖给人算卦为生,就是一个凡夫俗子,哪里谈得上什么世外高人?”李云山心中还有疑惑,只是见老者这般说法不便继续问了。漫漫山路上只有这两人边走边说,山间偶有鸟啼兽啸,也不见其踪迹,想是被林叶高密都遮去了,闻老头指点石阶两侧树木花草,说其名目,讲其用途,李云山见老者见识广博,谈吐不凡,便尊称一声“闻太公”,闻老头听说也不谦逊,应了此名。

又走了一个多时辰,山势初见平坦,一座道观豁然出现在李云山二人面前,看上去方圆不大,大门紧闭,门前既无铜鹤也无香火,只有一块木质横匾上书“清心观”悬于门上,与李云山想象中的门下弟子如云,声势浩大有所差异,李云山虽没有提起这些,可是心中却不免有些担心儿子在此生活清苦。李云山有些纳闷问那闻老头“闻太公,怎么山顶还没到,就把道观建在这里了,我看这里门庭冷落,我儿子尚且年幼住在这里岂不是要受许多清苦?”闻老头听他说完回答说:“这不是山神殿,又不是菩萨庙,建在哪里不是一样吗,你放心,我那故友虽说有些严厉,但是他对你儿子肯定是照顾有加,不会亏了你孩子的……”李云山听说后心中稍有安慰,那闻老头已经上前拍门去了。

“啪、啪、啪”闻老头拍门的声音在空旷的山中显得格外响亮。

一会功夫,门开了,一位身着素布道袍的中年男子出来了,一见是闻老头拍门,赶紧躬身道:“闻师叔”,闻老头点头示意,说道:“伯清好气色啊,想是最近道法又有大成啊!”那男子谦逊不止,闻老头拍拍他的肩膀说:“快去通报你师傅吧,告诉他有贵客来访。”那男子看了李云山,又看了看他怀中的孩子,把闻老头和李云山让进道观中的庭院里,叫他们在此等待,自己转身前去通报了。

闻老头向前走了几步,抚着一棵银杏树慨叹说:“五年没见,未曾想到已长得如此高了……”李云山也趁此时间把周围看了一番,没想到这道观外面看来不大,里面倒是规模不小,一片齐整的房子看来设计得也是颇为规矩,前面大殿虽然简陋,但不知为何令人生起一片肃穆之心,上面另有一副“和天殿”的横匾,李云山不晓其意,见那字体骨瘦清奇,也不免赞叹;四周墙下皆有粗大树木参天而上料想是建造之前便已长在那里,道观建时把它们围在院里了。李云山还待细看,此时前去通报的那中年道人已自大殿而出,做了手势请二人进去,自己立于门口。闻老头悠然踱步而进,李云山抱着孩子赶紧随其身后,两人前后相继进入大殿之中。殿内甚为简单,只有常用桌椅摆放其中,墙角的铜炉不知燃着什么香料,但让人心神俱宁,除此之外,还有一人立于桌旁,李云山见他须发尚黑,穿着蓝色道袍,看去也是个中年模样,只是脸上面色看来严肃,又像是一个厉害人物,正踌躇不知他是否就是所寻之人,想要问问闻老头的时候,没想到闻老头已经向那人走去,边走便笑着说:“张师兄,五年没见,看来你的道行又是精进了许多,竟然越活越年轻了!云山,这就是我那故友,你就称他张真人吧!”李玉山那很难急忙上前行礼,张真人全然不似闻老头这般嬉笑,不过还是对他还礼,面色也看来亲切许多,说:“我哪里有闻师弟这般逍遥”,又转身看着李云山和他手中的孩子说道:“这婴孩可是你上次所传飞信中所提到的那个人?”闻老头正了脸色,指着李云山说:“不错,这便是孩子的父亲,他手中孩儿正是我所说得天下难得的‘重瞳子’,今日此来就是想将此婴孩托于师兄。”然后闻老头又将先前在李家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与张真人,李云山见张真人面色逐渐冷峻,心中忐忑不安,闻老头将事情说完,张真人只说了一句:“这孩子好大的戾气啊!”此语刚出,那人面色急变,闻老头同样一脸吃惊,李云山见那二人眼光看处正是自己怀中,不禁也低头看去,然后面露狂喜,原来李晨霜竟然在张真人说完那句话的同时张开了眼睛,眼睛眨来眨去,每个眼睛里面都两个瞳孔在转来转去,竟没有闭上的意思了,李晨霜把自己的手指含在嘴里,神态可掬。不但李云山喜色满面,闻老头和张真人也急忙靠在李云山身旁,看了半晌,闻老头说:“张师兄,这孩子在父母身边已过一年,只张过片刻眼睛,今日仅听了你几句话就睁开了眼睛,看来这孩子与你果有奇缘啊,张师兄,可愿意行一桩好事,把这孩子收下?”旁边的李云山正紧张的看着张真人,张真人仰面抚须片刻后说:“好吧,这孩子我就留下了,只怕以后颇费周折”,李云山忙道:“还请真人费心。”张真人只是叹了一声,点头应了。

闻老头见此事已完结,孩子已有托付,便要李云山与自己即刻下山,好在天未全黑之前赶回。张真人极力相留,又吩咐引他们进门的哪位中年道人去准备饭菜,李云山不舍孩子,还想逗留,闻老头对李云山说:“天黑下山多有不便,耽误了时辰,你家翠娥岂不心急?”李云山才醒悟起来,也要离去,张真人听到闻老头的话,说:“闻师弟几时变得如此隐逸,别说天黑行路,我想就是就是夜里翻江倒海也难不倒你吧?”闻老头听后讪讪而笑,不说离去了,李云山听得云笼雾罩,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想到能再多看几眼孩子,也欣欣然不走了。张真人把二人请入偏房,道观之中饭菜倒也简单,很快就端上来了,四人一起谈笑间吃完了饭,天色却已全黑。闻老头和李云山终于要起身告辞,张真人说:“此时天色已黑,你们若是徒步下山恐怕还需不少时辰,闻师弟又不愿显露神通,那我就在二位面前献丑了。”说罢,领着那中年道人一起走到院中,齐声清啸,但见片刻之后,两只体型略大的金羽鹤翩然飞下,落于地面。张真人回身对闻老头和李云山说:“就让这鹤代我送客吧!”那中年道人让李云山骑上其中一只金羽鹤,伏在鹤的身上,告诉他说:“若如害怕,到时闭上眼睛便是。”而闻老头轻身一跃,踏在另外一只鹤的背上,张真人一挥手,两只鹤皆展翅而起,朝李家集的方向飞去。李云山做了半世俗人,何时有过如此仙遇,还好天色已黑见不得下面景色,倒也不觉得害怕,只听得呼呼风声袭过双耳,心中想到:“这张真人有如此本事,孩子跟了他也许真能学些神仙道法。”又见身旁那鹤上的闻老头,站在鹤背上稳如磐石,须发都被迎风吹散,李云山见了,不禁神情向往,心中赞道:“果不是凡夫俗子,简直就是下世神仙!”

两人有金羽鹤为载,很快便已飞回到李家集,待两鹤落地,李云山与闻老头拱手话别,立即赶回家中,临近家门忽然听到房屋内彷佛是翠娥哭声,赶紧跑进去查看,只见翠娥双眼红肿,仔细询问下才得知原来是翠娥在丈夫和闻老头送孩子走后一直苦闷,今天已经啼哭多次了,这番不见丈夫回来,又想念起孩子来,不禁再次哭出声来。李云山听后对她柔声安慰,并说了张真人送他回来的神通,翠娥听说那张真人确实有些本事,心里稍安,可是又担心孩子尚且年幼,不免在道观里生活清苦,又有些担心。李云山听她说了牵挂,便对她说:“雁回山所去不远,我们常去看望不就是了,何必如此呢,至于清苦,我看倒也是孩子的一番磨练,命中有时终须有吧。”李云山又将儿子张开眼睛的事情告诉翠娥,翠娥终于有些欣喜。而李晨霜在张真人那里老老实实的喝了一碗米汤之后,也终于睡着了。这一夜,就这样过了。

;

最新小说: 洪荒:截教首徒,三教合一! 综武:融合凯皇,开冲王语嫣 人在武侠当魔头,师娘孕气逆天! 综武:庆国大皇子,杀敌成至高 我在修仙界登陆洪荒 从扎纸人开始证道长生 综武:百晓生,我敢说你敢听吗 综武:人在大明,开局召唤不良帅 我,大庆六皇子,开局请庆帝赴死 武侠:悟性逆天,九岁创真武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