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答辩后我又恢复了日常工作状态,每天办公室、工地、设计院穿插着跑来跑去,说不上多累,但是很心烦。由于是我所在的城市冬天很冷,所以工地室外施工基本停止了,只有室内的个别工种还能小范围施工。肯定很多人以为地产人到冬天会很清闲,其实这时候通常是最心烦的。因为工地闲下来了,但是公司不会让自己的员工闲下来,于是就有各种各样的政策出台。相比其他的事,公司组织什么“冬季教育提升”、“大练兵”,这还是比较舒服的,说白了就是组织大家学习课程,讲师都是内部员工,各岗位的都有。其实目的是好的,旨在让各个岗位的人能充分了解其他人的工作内容和流程,以便后期配合更默契。奈何一直收效甚微,因为公司不会占用工作时间,通常都是放在晚上下班后或者周六日进行。这么一安排,性质就完全变了,彻底变成了侵占员工合法的休息时间,还不给算加班。试想一下,工作了一周,每天忙得晕头转向,终于到周末想休息一下,去处理一下自己的事或者单纯的赖个床,睡个懒觉,但是就是不给你这机会,你生是公司的人死是公司的鬼,你的休息时间也得听公司安排。所以周末很多人还得从热乎的被窝爬起来,整个人都不清醒的爬去公司,然后在各个讲师无休止的嘚啵声中打瞌睡。徒增厌恶,何来效果。
还有的公司倒是不搞这些虚的,来得比较实在,说是到冬天的时候正是大家工作了一年,有了一年的积累,正是需要检讨的时候,所以让大家没完没了的做工作总结。刚开始还行,大家还能写个七七,但是架不住每周每月都让你写总结,总结了一次又一次,到最后谁都招架不住了,不带这么连绵不断的自我批评的。于是检讨不出来自己,就检讨别人,检讨其他对接工作的人,被检讨的人呢,也不高兴了,你检讨我,我去,老子也检讨你,最后就发展成各部门的混战,有时候还互发联络单。本来一点小事,忙得时候都不带掀眼皮撩它,这一来一去都快上升到政治高度了,最后没问题也变成有问题了。最后的最后,最初掀起这场斗争的人不知道去哪里了,也许是躲起来找成就感去了,深藏功与名!
除了这些外部的工作,内部的工作其实还是很多的,一到年底各种要上报的表单,各种需要外付或追缴的款项也来了,走流程、扯皮也就出来了。涉及到我们地产的主要的工程量或工作量的核对。这家施工单位说,自己做了多少多少,然后报上一大摞表格来,我们地产上的核量的工作人员就得一个一个数据的核对和计算,还得去现场测量,有时候还要找到我这种设计人员,核对现场是否和图纸一致。核对还算容易的,最怕就是核实过程中间的拆改,有时候修改了不只一次,拆了装装了拆也是有的,这里的工作量就不好说了,毕竟谁也不可能看见所有拆改的过程,但是谁也不想吃亏,有的施工单位就把整个过程拍摄下来,以此为证。要么说手机是个伟大的发明,以前手机功能不行的时候,很多公司专门买了摄像机,后来手机越来越厉害,干掉了MP,削弱了数码相机,现在都快把电脑踢跑了,人们直接用手机在现场摄像,留证据越来越方便。
年底我们设计部门也是各种表单,和你合作的设计院需要付款,报上来的设计量需要核对,有时候拿过来一看就一肚子气,说是我们甲方让改了很多,多了百分之七十的工作量,我拿过来一看,平面图上就修改了一条管道,系统图就修改了一小部分,就这还说所有图都改了,每次一到这时候我就马上起火了,我去,每张图上的修改时间根本超不过三分钟,就这也敢来要量。更有的设计院胆大包天,我们甲方审查出来的错误,让他们改,就这也算到修改的量里,碰上这事,我一般就一个电话过去说:“爱改不改,反正不给你算量,你要不改,我照图施工,出了问题,你就是在天边也得过来给我解决!”其实很多时候设计院也知道自己报的量比较过分,但要是你不看,他们就钻空子赚了这部分钱了。所以工作中,凡是经过自己手的东西千万不能大意,不睡觉也得看明白,要不啥时候自己被装进去了还搞不清怎么回事,太冤了。当然这只是个别设计院,大部分设计院还是不错的,有很多是很负责任的,一板一眼做的都很到位。在我后续离开长岭后的地产岁月里,见识到了很多优秀的设计院,无论是工作成果的正确性还是完成的时效性都是相当不错的,关键是工作人员很负责任,有自己的坚持,也有真诚的配合,这些就是后话了。
到冬天的时候,工地可以停,但是图纸不可能停的,通常公司这时候还在报各种方案,户型和总图方案出了一版又一版,规划局、审批局、消防大队一次又一次的跑,每次回来都是几夜冥思苦想,然后再熬几夜一通狂改,连同配合的设计院也是熬夜不休息。我们设备专业的还好,前期只是配合,有的地产公司规划专业弱点,就会拖上我们设备专业一起出来受刑,通常这种情况也是没办法,不干也得干,毕竟猪队友处处都有,所以说碰上一个精通业务的队友是社畜最大的福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