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他的观念。
“赵公公,可是母亲有什么吩咐?”看着赵金泉,他随口问道。
赵金泉走上前来,笑着摇了摇头。
“今日,多亏了世子反应快,否则的话,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老奴在这里,谢过三世子。”赵金泉收敛了笑容,朝着朱允熞躬身一拜。
朱允熞看着眼前的大太监,笑而不语。
“以往,是老奴疏忽了世子,再次,老奴向世子认错,往世子不要往心里去。”大太监再次说道。
真是疏忽了吗?
只怕,还是受到了自己那位母亲的影响吧。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他不会因为大太监突然间的态度转变而迫不及待的去接近交好对方,当然了,也不会因为做了点小事情在这大太监面前拿大,更不会去抱怨。
一个人的地位,半数天注定,半数靠自己去争取。
上苍已经给了他一个远高于别人的起点,这些年里虽然受了些冷落,但是,却比别人好的太多,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赵公公且莫如此,你是父王身边的人,每日照顾父王起居,还得兼顾这府内大小事务,有所疏忽,自是正常,俗话说,来日方长,往后,还有的是时间,不是吗。”朱允熞笑着对大太监说道。
大太监看着朱允熞,特别是看到他那张平静的脸庞,心中莫名的悸动。
打眼了啊。
这位三世子也算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长大的,他却没能看出对方过去的木讷竟然是伪装出来的,以至于,受太子妃影响,对这位世子有所疏忽,这等蠢事,简直不可原谅。
想到昨晚上,陛下召见这位世子,夸赞他才思敏捷,举止稳重,再看对方今日所作所为,真正当得起陛下那一番赞誉。
他不过十五岁,却一眼看出太子妃的不足之处,及时补救,且将府内打理的井井有条,让人根本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来。
眼光独到,遇事不慌,且有急智,关键是,处置事情上,稳重之间,还格外果决,丝毫不拖泥带水。
二世子朱允炆与其相比,要逊色许多。
“老奴送世子。”收敛了那诸多想法,大太监说道。
对于大太监的亲近,朱允熞也没有拒人千里之外。
凡做大事者,要懂得遗忘。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大太监亲自将朱允熞送到他的院子,途中,两人自然是一番闲聊,对于这位大太监的亲近,他心中像是明镜一眼,但并未点破。
两世为人,基本的情商还是有的。
他既然想要争那储君之位,交好这位太子府大太监,将会给他带来诸多的好处。
“父王那里,还请赵公公有所隐瞒,莫要再让这些琐碎事情让他烦心。”站在院子门口,朱允熞想到了什么,又对大太监叮嘱道。
聪明人,一点即通,根本无需多说。
“世子考虑周全,此事,却不能让太子爷知道的,若他被此事叨扰,有什么好歹,陛下定是要怪罪的。”老太监点头应道。
说话间,他又深深的看了朱允熞一眼。
p:求点鲜花什么的吧,收藏还凑合,就是鲜花评价少点,有的兄弟,赏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