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冬十一月,汉武帝征调三辅地区的骑兵对上林苑进行大搜查,并下令关闭长安城门进行搜索,十一天后解除戒严。
巫蛊事件开始出现。
这起事件直接就让原主刘据从太子的尊贵身份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再之后就是刘据被诬陷,逃出城外,刘据向东逃到隶属京兆尹的湖县,隐藏在泉鸠里的一户人家。
刘据听说有一位富有的旧相识住在湖县,便派人去寻找他,却导致消息泄露。
月辛亥日,地方官围捕太子。国储副君三十载的刘据不愿被陷他至此的佞臣捉拿受辱,自尽而死。
而明天就是诬陷刘据导致刘据身亡的罪魁祸首,江充过来的日子。
这种地狱开局,让刘据怎么不郁闷。
“夭寿了,别人穿越大鱼大肉,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我穿越却是即将被死亡。
屁友们,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刘据脑壳疼的很。
这种开局怎么解,通过原身的了解,此时武帝却在甘泉离宫中养病,不通音信,刘据现在根本无法向武帝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个时候除了等死还能干嘛?
找母后寻求帮助吗?
刘据想了想,根本没戏,武帝晚年的时候,对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产生了不信任的想法。
按理说刘据从小就被立为太子,被汉武帝教养着长大,父子感情深厚。
为了把刘据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汉武帝在为他挑选老师的时候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当时担任刘据老师的太子太傅一共有两任,都是出身于诗书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
两任太子太傅的风格十分相似,都是用儒家仁恕温谨的治国方针和无为而治的处世哲学来教育太子的。
刘据从这些当代的大儒身上不但学到了知识,更难得的是还学到了与人为善、悲天悯人的处世之道,这与汉武帝的杀伐果断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据性格仁儒,曾经当面说过汉武帝有时的处事手段过于暴戾.
当时汉武帝就对他说:我先替你打好天下,到时候你再用你的仁义之道去守护这个天下。
汉武帝对刘据的期许可想而知。
如果没有发生意外的话,刘据本该是无可争议的下一代皇帝。
可是出现了一个奸佞小人江充,江充给汉武帝的第一印象很棒。
他身材魁梧,容貌英俊,在见汉武帝之间,江充特意做了功课,汉武帝召见他时,与他聊起政事,江充谈吐的也很出色,做的功课也就派上了用场。
汉武帝不禁赞叹:“燕赵多奇士,果然不假。”
而后任命江充为直指绣衣使者。这是个什么官儿呢?
负责监察官员,又有调动军队的权力,可以诛杀各地官员,权力非常大。
就这样,江充从市井混无赖的行列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汉武帝身边的近臣。
他负责监督贵戚和近臣的言行,看看有没有过于奢侈犯法的。
任职期间,江充同志行事果决,铁面无私,对皇亲国戚也不徇私情,相当劲爆。
汉武帝认为他忠心正真。但原身太子刘据对江充却是印象不好。
原因是江充在一次“执法”的过程中将擅走驰道的刘据下人抓获治罪。
刘据几次说情,江充也没有通融。
但事后,江充又后怕起来,因为汉武帝日渐迟暮,如果刘据将来继承皇位,对他来说将是世界末日。
所以江充要寻找陷害刘据的机会,好让对方永世不得翻身。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原身太子刘据现在已经在汉武帝的心中失宠,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尽管汉武帝并不承认。
所谓墙倒众人推,就连汉武帝身边的小太监都敢给刘据“穿小鞋”,可想而知,当时的刘据过得有多郁闷。
听说武帝生病,刘据痛哭流涕,而小太监却说刘据笑得非常开心,结果武帝召来刘据责问。
发现刘据两眼红肿,脸上的泪痕还在,于是武帝怒斩小太监。
但这是说明了,刘据的地位不像之前那么稳固了。
刘据把这一切分析了一遍之后,确定了一个事实,他,要完蛋了。
刘据不禁扶额长叹,“原主啊原主,你好好的和江充纠缠不清干嘛,好好的饮酒宴客干嘛,好好的不多穿衣服干嘛。”
“你是嗝屁了,但却把我招来了,招来也就算了,但你留下这天崩的开局,我怎么玩?”
要不,等一手系统,穿越不都是有系统的吗?
刘据满怀期待的呼唤系统爸爸,可是呼唤了半天,也没个消息。
看来这次真的要生死别了,顺便提一嘴,距离开局被父皇下令捉拿,还剩十二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