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后来东方朔的一些列操作,疯狂打脸。
在公车署沉寂了很久的东方朔一直不甘心。自己十年寒窗苦读,难道就要终生和一群三教九流之辈为武?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
他的办法,又是不走寻常路,这就导致了汉武帝对东方朔产生了俳优之臣的糟糕印象。
东方朔故意吓唬给汉武帝养马的侏儒:“你们这些人既不能种田,又不能打仗,更没有治国安邦的才华,对国家毫无益处,因此打算杀掉你们。你们还不赶紧去向皇帝求情!”
侏儒们听后大为惶恐,哭着向汉武帝求饶。汉武帝问明原委,即召来东方朔责问。东方朔终于有了面圣的机会。
他说:“我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侏儒身高三尺,我身高九尺,然而我与侏儒所赚奉禄却一样多,总不能撑死他们而饿死小臣吧!圣上如果不愿意重用我,就干脆放我回家,我不愿再白白耗费京城的粮食。”
既然东方朔把自己跟侏儒相提并论,那确实比侏儒要有用些,汉武帝于是命令他在金马门待诏。
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老来得子,封昭平君,深得武帝宠爱,但她却骄横不法,酒后杀人,廷尉不敢依法治罪,特向武帝请示。
武帝碍于法律,不好明令赦免。
于是假意哭泣,想暗示廷尉免罪。
左右大臣都看出了皇帝的用意,纷纷为昭平君求情,独东方朔故作糊涂,向汉武帝祝颂说:“圣王执政,哭赏不避仇敌,诛杀不择骨肉。今圣上严明,天下幸甚!”
此举使汉武帝难徇私情,不得不忍痛依法惩处了昭平君。
这个老哥还真的是个大牛,汉武帝喜欢他的诙谐有才华,就把他留在了身边,做了个郎官。
东方朔依仗着汉武帝对他的宠幸,经常捉弄那些宦官,因为他们只会在皇上跟前献媚讨好,还经常怂恿皇上贪欢享乐、不理朝政。
东方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宫里的宦官带一些“仙药”来,每个人发给他们几丸,并让他们当场服用,还要当场检验仙药的效果。
其实,这些仙药只不过是一些泥巴加上几味草药,或者是加上点酒、蜂蜜团成的泥丸。
不能喝酒的小太监,东方朔就故意给他们吃掺上酒的泥丸,结果,不一会,他们就脸红脖子粗,直喊浑身燥热,还有点晕乎乎的。
东方朔趁机吓唬其余的太监,看看吧,仙药就是这么灵!
年轻人吃了活力焕发,年老的吃了青春重现啊!那些老太监被忽悠的纷纷向他打躬磕头求赐仙药。
东方朔就把掺了巴豆的泥丸分给最坏的太监,还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这是去除身体浊气的仙药,吃了能够轻身延寿!
至于那些不太坏的、又馋嘴的太监,他就随便给他们一些掺了蜂蜜的泥丸,只说是仙露不多了,还有点渣渣,给他们尝一下。
久而久之,太监们竟然被东方朔拿捏得死死的,像敬奉神明一样崇敬。
东方朔自诩他的志向是勇敢像孟贲,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可是武帝一直都把他当作寻开心的弄臣看待,东方朔感慨说,我这是大隐隐于朝啊!
更加不拘小节,曾喝醉酒在大殿小解被免官,后又起用。
东方朔文学出众又精通易学,武帝有一次同众臣玩射覆,射覆就是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何物。
当时武帝把壁虎倒扣在盂中,众人猜不出来,东方朔便走上前,起卦后用蓍草排出卦象,并念出卜词说,像龙却无角,像蛇又有足,用足肢爬行,特别能爬墙,此是壁虎或者蜥蜴。
武帝揭开盂一看,众人皆叹服。
东方朔也有忠直的一面,武帝要建上林苑狩猎时,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劝武帝深省,武帝后期沉迷浮海求蓬莱,寻仙问道,东方朔也多有谏阻,临终前苦劝武帝纳忠言远小人,搞得武帝老大不习惯,以为他换了个人。
后人称东方朔有大智慧,毕竟在武帝时能受到宠信又能得到善终的不多。
东方朔还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
吃不完皇帝赏赐的饭食,就把肉都用衣服包起来带回家,弄得满身油污;
有一次喝醉酒,就在大殿上小便,因此丢了官职;
后来又热衷于娶老婆,在长安城寻找漂亮的少女,娶回家一年之后就抛弃掉另寻新欢,武帝赐给他的金银财帛,都被他用在女人身上,还乐此不疲。
但这样一副任性妄为、近乎荒诞的形象,也许只是东方朔故意摆给世人看的“人设”。
刘据想着以东方朔的才干是做不出这些荒诞的事情的。
汉武帝深谙帝王之道,执政后期更是杀伐果决,对大臣们毫不留情。
东方朔的一生,不能说成功。
虽有大志,却无计可施。却也不能算失败,相对于同时代许多人而言,他虽为滑稽戏虐之臣,却官为侍郎,位为执戟郎。
这是许多士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恩荣。并且他也得以名传后世,千载不衰。
刘据仔细的思索了一下,东方朔是什么时候死的,至少也不能现在死啊,他死了,刘据能用的人还有谁?
东方朔死于公元前年,现在是公元前年,也就是明年就是东方朔的死期,这可不行。
刘据脑海中涌出一个想法,拯救东方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