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因为上次事情,被吓得好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他们到现在还以为太子的门客赵明是他们收买的,殊不知这件事情的背后只是江充、钩弋夫人和太子刘据的博弈而已,江充、钩弋夫人一方真出了什么事情,他们注定是背锅的最佳人选。
可怜的是苏文还不知道,只以为是赵明临时反水,要不然太子刘据早就被他们拿下了。
其实江充也是不解的,为什么苏文等人会这么热衷于对付太子刘据,按理说他们根本没有对立的立场啊。
按照苏文等人所说,他们和太子刘据的矛盾只是在于太子刘据在他们值差的时候,因为犯了错被太子刘据抽了几鞭子而已,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完全可以接受的啊。
但苏文等人反应太异于常人了,自以为皇帝陛下打压太子刘据,就是已经决定重新立太子,加上太子刘据抽了他们几鞭子,就不遗余力的攻击太子刘据。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会明白了,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宁惹君子,莫惹小人的缘故了。
看着苏文等人在哪里热烈的讨论如何搬倒太子刘据,江充不由心里发出了冷笑,等你们真的搬倒了太子刘据之时,也是你们死亡之日。
可怜的苏文等人还以为搬倒了太子刘据,他们就会迎来富贵,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等他们真的搬倒太子刘据,江充、钩弋夫人需要他们永远的闭嘴,毕竟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要不还是说苏文等人的心恶毒呢,他们还想出了一个办法对付太子刘据。
“次倩兄(江充的字),关东这段时间聚集了大量流民,陛下为此烦恼不已,不如我们上述陛下,让太子刘据来处理这件事情。”
江充抬眼看了一下苏文等人,缓缓的说道:“让太子去处理,这不是给太子增加声望吗,万一太子真的处理好了,我们还怎么对付太子,你们要知道这件事情可是关联了太多人。”
“次倩兄,我们肯定不会这么容易就让太子把流民的事情处理完成的,次倩兄您想,现在大汉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现在除了京城之外,其他地方的粮食除了满足当地人口食用,哪里还能挤出来粮食给那些流民。”
“我们只要这几天在京城里散出消息,饥荒很快就会来到京城,这样的话,百姓就会争相的购买粮食,就算是粮店把粮食价格提上天,这些百姓砸锅卖铁也会购买,到时候京城就会打乱。”
“京城有陛下在,这些官员肯定不会让京城乱起来,开仓放粮是板上钉钉的事,只要开仓放粮,那太子哪里有粮食赈济流民呢?”
“流民没有粮食果腹,哗变是必然的事情,这个时候,一切的责任就在太子的身上了。”
江充听苏文说完,不禁是抚掌大笑,这个苏文还真毒啊,这是拿流民和京城百姓的性命安危做赌注,换取太子刘据的被皇帝陛下责罚的下场。
计谋虽毒,却是非常有用的,看来太子刘据这是在劫难逃了。
江充也是当下就定了计策,他现在就去联合反对太子刘据的朝臣上述给皇帝陛下,让太子刘据咬牙也要接受这个赈济流民的任务。
苏文等人就去京城中散步消息,形成百姓购买粮食的浪潮,只待京城粮食脱销之后,就是京城百姓打乱的时候,官员只要开仓放粮,那么刘据就无计可施。
不得不说,江充、苏文等人的计谋够不要脸面的。
刘据这边一时半会也想不出解决的方法,只能让两人先回去准备,让李为细细的盘算一下,太子府还有哪些可以变卖的东西,现在急切的需要钱、粮食、兵器。
如果能把金手指奖励自主选择的话,那么刘据的现况就能迎刃而解,刘据就不需要有这么多顾忌了。
就在刘据还在思考怎么在江充的眼皮底子下购买粮食的时候,甘泉宫来人了。
还是上次的那个中人,此次过来就是专门传达便宜父皇的旨意,赈济流民。
刘据听到便宜父皇的旨意时,整个人直接就懵了,我这边粮食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现在又让我去解决流民的事情,这不是倒霉到家了吗?
刘据知道这道旨意的背后一定有江充等人的鼓捣,要不然便宜父皇一定不会让他去的,不过现在也没有拒绝便宜父皇的勇气,刘据只能硬着头皮接了。
刘据转念一想,这不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卖粮食了吗?
没想到事情的转机竟然是出现在江充等人的身上,刘据不由的大喜,急忙唤来了李为,告诉他现在找几个脸不熟的人大量购买粮食,然后在城外买一处房子,把买来的粮食放置在城外。
李为知道太子殿下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所以也没多问什么就下去安排人做事去了。
但是这一次的事情,还是出乎了刘据的意料之外,李为晚上回来的时候,脸色紧张的告诉刘据,现在京城内出现了百姓抢购粮食的风波,京城里的各家粮店里的粮食已经被吵到了天价,李为手下的人也是只抢到了几千石粮食而已。
刘据心想,这几千石粮食也不够养活五万流民啊,更何况是体力消耗极大的练兵,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朝廷的粮仓了,如果粮仓里的粮食足够的话,刘据可以拿着这些粮食收编流民,练自己的兵。
可是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刘据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