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私下里,已经开始研讨来年的军情,一方面征伐益州,另一方面就是要威逼皇帝禅让,以先秦之故业,成帝王之事,便是所谓隐门的支持,他也不在乎了。
当然,谣传董卓和司徒勾连,董家搭上了万年观这条线,的确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要知道,就在前不久,万年观逼迫儒家覆灭了孔氏,这种奇耻大辱,儒家还得高高兴兴的办,道门的威势因为此事一时无两,倒也可以一用。
可惜,道家修行炼丹,根本无心俗物,狐假虎威可以,真到了亮后台的时候,董卓背后空空如也,如何挡得住世间虎狼?
董卓是疯了吗?没有……
他只是想让董紫衣安心,领骑兵攻击孔家人,别的不说,俗世的劝学宫就会站在他的对立面,便是苍雪门也挡不住这样的报复,早早的选择了撤离。
太疯狂了!虽然人们都知道,实力再高也敌不过千军万马,可作为世间第一个领军冲杀传说境的牛人,死亡是他唯一的归宿。儒家不敢再惹司徒,这是真的一点也不敢,不只是儒家,天下九门有一个算一个,没人敢招惹司徒这个疯子!可儒家丢掉的面子从哪找?
董卓……
既能找回面子,又能乘机控制皇室,这样的选择,董卓自己也能想到。
逼皇帝禅让,是董卓最后的赌-博,如果儒家想掌控俗世,那作为世间的皇帝,董卓未尝不是一个选择。相比于让诸侯混战,儒家借着董卓这个有名有实的“皇帝”控制天下的确是个好选择,只是给他出这个主意的人,可能只是个俗世的读书人。
读书人眼中,没有比儒家学派更强大的势力,但是,天下有九门,儒家想独大?做梦!
董卓走了一步险棋,但他真的很清醒。李儒被安排给董紫衣,两人接管桃花坞,借着司徒疯子的名声,占山据岭,发展到镇龙教的规模,成为第十一大隐门应该不难。而且生逢乱世,桃花坞多是修习《地焰血涛决》的血修,便是没有名山大川,她们的修为也不会落下。
这是其一,虽不能保董家昌盛,但是个绝佳的退路。
第二,就算儒家还是要杀他,他还有牛辅这个女婿掌控西凉军,关中一样是他董家的根基。再有桃花坞辅佐,牛辅只要稍稍安抚名存实亡的关中士族,一样还是争霸天下的最强诸侯!
前提是,牛辅得有董卓的智商……
董紫衣并不看好自己的这个姐-夫,所以直接忽略了后一条,她找司徒,是想看一看能不能想办法保下董卓。
只是,董紫衣并不知道如何开口,至少她知道伍晴、周小鱼和董卓的渊源,两女将自己托付给司徒,司徒若是跳出来救董卓,让他何以自处?
世间之事纷纷扰扰,敌人最终成了盟友,并不是什么夸张的展开,只是在董家和司徒之间,还存在着一个难以跨越的芥蒂,就是伍晴的家仇。
董卓有杀身成仁的觉悟,安排好了后事,也和董紫衣讲明了原委,免得她和司徒之间再生芥蒂。一个喜食人肉的恶鬼,大概也不是个怕死的人,对于自己必须死的事实,董卓早在孔家之事前,就有了心理准备。
唯一的区别只是换了个幕后主使,甚至连执刀的手都没有换。
白天,董紫衣就在司徒的庭院站着,晚上,她赶回郿城,陪董卓饮酒作乐。
司徒明白原委,但就是不点破,伍晴是她的心头肉,便是恶了董紫衣,他也不会让伍晴绝望。倒是一来二去,周小鱼着实习惯了这么根木桩,偶尔还会邀请她一起用饭,大概是不想让司徒为难,自己做了妥协。
司徒很欣慰周小鱼的懂事,但是更希望她能陪好伍晴,桃花坞会是司徒的情报来源,但仅此而已。能够利用董家的隐退为他建立一个覆盖大汉的情报网,别的不说,至少收集修-炼资源和怪诞传说都对司徒很有利。这里面需要的财力,也只有掠夺了整个大汉皇陵和关中、司隶士族的董卓才能做到。
毫不夸张的说,过去三年,董卓所掠夺的财富,绝对超过了大汉半数!桃花坞扩张的肆无忌惮,很多人明白其中只能是董卓的财力支持。可那又如何,董卓自己建立了一个和自己作对的组织,想乘机隐退,这对天下诸侯,求之不得……
西凉铁骑威名赫赫,没有比董卓自己隐退更安全的办法,可以安然绕过西凉军的蹂-躏。聪明人就是因为看得清,所以才不会跳出来揭穿。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选择向隐门过渡,并不稀奇。董卓只是一个超级暴发户,从一个饭都吃不饱的良家,一代人便完成蜕变,到了隐门的门槛,大家只会佩服董卓的手段而已。
只不过,能不能越过这一步,还得看看董卓如何向天下人交代自己的恶行。不然,由诸侯到隐门这一步,一旦失去了军-队,董家未必坐得稳隐门的地位。
大家或许对司徒没办法,可是,在桃花坞属于司徒的前提下,威逼司徒交出董家人,司徒怎么选,可就有待商榷了。
这样的局面,董卓早就有了安排。
一应家小,都有人假扮,一旦他出了事,桃花坞必要所有“董家人”惨死家中,尸骨无存!
然后,年轻力壮的牛辅重新拉起西凉军的大旗,圈占士族绝灭的关中之地。董家人死光了,只有个外姓女婿继位,不会落人口实。牛辅若有所成,暗中控制他的董家人,可以做刘氏隐门第二;牛辅若是不济,至少也为董家人挡了枪,在董氏死绝的前提下,士族还敢向“灭绝”董家的司徒要人不成?
不愧是能盖压一个时代的第一诸侯,曹操、袁绍之流只能望其项背,逾见老成的他要走的路,怎么会给毛都没长齐的小娃娃找到漏洞?便是有,以司徒和董紫衣的交情,恩人求上门,司徒能不管?
现在是公元年月,距离董卓的落幕,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