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二百九十六章 欺师灭祖,大逆不道

第二百九十六章 欺师灭祖,大逆不道(2 / 2)

而且江南湖广也都是种水稻的,小麦再神也神不到大江以南。偏偏崇祯皇帝亡于北而存于南,大明就是在神种降世的档口从燕京跑回了金陵,这无形之中可不就预示着滔滔天命呢?

保不准崇祯帝就是这么想的呢,而他真这般去想也是好的,能叫他多少在深夜里多睡几个安稳觉么。

现在陈艾山就非常的顺水推舟,以‘神种’为条件,开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好处。

所有缙绅地主的子弟代表都面面相觑。“真的假的啊?”

他们心中生出了共同的疑问。

实在是神种的传闻太过逆天。

而且华夏人总说什么天命不天命的,可实际上国人又有几个人信天命的?

人定胜天,这才是国人的真实念想。

后世人讲科学,眼下的古人实则也很讲道理的,只不过容易把‘道理’讲不通的一些事儿归类入神佛仙迹。而那神种,可不就是个道理讲不通的存在么?

当然,平白无故的,你想要人把你当成神迹,可没那么容易。

但秦朗也不是寂寂无名的小角色,他是当今天下的汉家第一名将,是堂堂的齐国公,这份量还是很重很重的。

今日陈艾山说出了一亩产粮比过往两亩还多,那即便不算是真的,也怎么着都该有些增益,且还需是不小幅度的增益才是。

当下一些人就动心了。

不过大家都是聪明人,知道谈生意做买卖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陈艾山这才只是开出了第一个好处。

更别说有那脑子聪明之人已经从滋阳想到了整个齐鲁,这样的好种子岂能只在滋阳一地种植?何况即便是在滋阳一地种植,这滋阳可不是郁洲山岛,等麦子成熟的时候,你根本就做不到彻底的杜绝外流。

而良种之流的东西,只要一经外流,其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陈府尊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齐国公是何等人?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乃当世之圣人,举国之柱梁也。有此等神物在手,岂能视天下苦难而无动于衷?这神种恐怕是齐国公放来的吧?”

有一人叫破了玄机,其他人等岂还能无动于衷?

甚至里头有一些人早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就等着有人当出头鸟呢。

瞬间里秦朗就在这些人的口中成为了当世圣贤一样的楷模人物了。

如今这个关头,他们这些人真是宁愿把秦朗夸的天花乱坠,也害怕将来吃大亏啊。

之前说了,陈艾山很难短时间里把这些人的事儿掰扯清楚,一大原因就是各大家暗中隐匿的隐田。明明是五百亩的土地,鱼鳞册上只记做了二百亩、三百亩,如此事儿可是个个都如此的。

所以这样的破烂事真是拿出了地契也难说清楚的。

秦朗的税法税制,滋阳城的这些缙绅地主们个个都清楚的很,他们现在倒是乐意清丈田亩了,很害怕陈艾山会借此机会只给他们各家各户算那鱼鳞册上登载着的田亩。那可是要命了。

然而这种事情偏偏又很难光明正大的说出口来,即使一些人透过曹文彬把意思传递给陈艾山,可得不到陈艾山确切的答复,他们心里也没准的很。

陈艾山依旧嘴边带着笑,整个人不急不慢,不骄不躁,他这一刻心底里想的就是曹文彬当日的感慨,就是秦朗说过的那一番话——一个利益集团推翻另一个利益集团的暴烈行动。

他陈艾山作为一个旧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者,现在跳船到新生利益集团中,还有了一个不错的位置,那最需要做的是什么呢?

彻底斩断与旧日利益集团的瓜葛,乃至主动的给旧日的利益集团狠狠一击。

作为秦朗集团于兖州府的领导人,陈艾山暗中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事儿,只不过现在还不到他给旧的利益集团狠狠一击的时候。

但是他既然都已经下定决心给旧的利益集团狠狠一击了,他还会把眼前的这点力量看在眼中吗?

对比整个旧的利益集团,小小的一个滋阳之地的旧利益阶层,何足道哉?

本来陈艾山是真准备给这些个家族一点厉害尝尝的,横竖不久后他就要去对付孔家了,那今后的名声怕不要被骂成黑灰。

甚至即便是后世秦朗君临天下了,他陈艾山也难逃声名之忧——他到底是传统的读书人出身,是标标准准捧着四书五经登临科举步入仕途的儒家弟子,孔氏门徒。

陈艾山对付孔家,孔家即便再罪大恶极,他这也是欺师灭祖,是大逆不道,是背叛!

所以他何须去向滋阳的这点缙绅地主妥协?后者真能给他什么好处不成?

“哈哈,神种经郁洲山岛孕育两年,如今广布淮北齐鲁之地,这的确是齐国公仁慈大度。但此等事又岂是小民受益?在座诸位皆田连仟伯,岂不闻那句话——饥寒切身,乱之生也?”

这大明朝可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了。

干旱连年,颗粒无收,饥谨荐臻,胁从弥众。

饥民吃泥土、吃雁粪,甚至易子而食,析骨而爨。鬻人肉于市,腌人肉于家,人刚死而被割,儿刚死而被食。

再加官府吏治腐败,上下官吏加紧搜刮,自然就是把百姓逼上梁山。

而事实上,即便是再有反抗精神的华夏百姓,只要大家都还有一口吃的,都还能活下去,那就很少有人会去造反!

历史上的鞑清一朝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

可你要是连一丝活命的机会都不给百姓们留,那百姓就也不会给你留下丝毫活命的机会。

但滋阳的缙绅地主代表岂会愿意?

秦朗的税制税法本就是在割他们的肉去补给那些泥腿子屁民,在秦朗的治下,底层百姓过活的可比大明朝时候舒服的太多了。

他们都承认这种事儿上他们地主的确也收益了,可泥腿子们的收益不是更大?这种情况下他们是万不愿意放弃利益的。

陈艾山实则也早有准备,立刻抛出了第二个好处来。

两成!

每年再给地主两成的粮食收益,然后还免除了他们的田税。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