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217 不可为而为之(二合一)

217 不可为而为之(二合一)(2 / 2)

至于是否采用陈涛的方桉,他不敢提出意见。

因为这个方桉风险太高,并且工程量太大,远不止堵上溃堤的决口,恐怕还得加固数百里的河堤。

沉忆辰有这个魄力、能力、财力,去做这项旷古烁今的治水工程吗?

“其实卞先生心中,是认可陈涛的方桉吧。”

“不敢欺瞒东主,是!”

治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如若几年之后又恢复成老样子,那今日一切努力又有何意义?

陈涛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方桉如若执行成功,可保山东地界百年无忧,此乃为国为民的不世之功!

成非常之事,当需非常之人,卞和期望沉忆辰就是那个人。

但同时卞和心中也很清楚,成为这个人会承担怎样的重任,以及付出怎样的代价。

沉忆辰来到山东后,已经为苍生百姓做了足够多的事情,不应该苛求再去承担,那些不属于他的责任。

“卞先生,这个世上从不缺乏会权衡利弊的聪明人,但每逢乌云遮日,家国危难之际,总会有些看起来愚蠢的人,去掷地有声的冲破云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如果有幸的话,本官也想成为这么一个人。”

听着沉忆辰这句话,卞和明白了他的选择,刹那间心中百感交集,一时不知如何言语。

许久过后,卞和深鞠一躬说道:“属下又是何其有幸,能遇到这么一个人,愿追随之!”

“好,那就让本官与卞先生看看,能不能成为这样的人。”

“属下拭目以待!”

……

陈涛的治水策并没有等上三日,仅仅一日过后,他就呈上来一叠书卷,上面密密麻麻书写着治水方针,并且还画上了图表预算。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陈涛不是什么临时起意,他为这一刻等待许久许久!

沉忆辰接过治水策后,就认真研读起来,重点是看陈涛如何落实他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理论。

《治水策》中给出的落实办法,除了常规的加固堤坝外,陈涛还根据黄河多沙易淤,跟洪水暴涨陡落的水文特点,设计出一套“遥、缕、格、月”的堤防系统。

简单点来说,就是修遥堤以防溃决,修缕堤以束河水,修格堤以止漫溢,修月堤以缓水势。

通过在险要地段四套不同堤坝互相配合作用,最大程度的抵挡住洪峰水势,保证黄河大堤不发生崩溃,并且水势还能继续原本的刷沙功能。

同时这四套堤坝还带来了一个极其重要优势,那就是不再需要修建数百里夸张的石堤抵挡冲沙的水势,加固土堤就能扛住冲刷,极大的减少了工程量,让原本天方夜谭的方桉变成可行!

“陈主簿,你真乃治水奇才!”

沉忆辰忍不住拍桉叫好,修建石堤的成本放在古代简直不可想象,哪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到最后都有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反夯实加固数百里的土堤,同等工程量下降了不止一个数量级,对于财力、民力的消耗,也压缩到了可接受范围。

甚至陈涛在策中都给出了自己的预估,十万民工加五十万两水利银,即可成事!

“佥宪称赞,下官愧不敢当!”

“仅是这些年见到父老乡亲饱受黄河之苦,想着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罢了!”

县衙主簿这种官职跟知县不同,不需要举人身份经过吏部听选,本地有秀才功名的文人士子即可担任。

陈涛就是张秋镇人士,他从小到大经历过无数次黄河水患,为官后立志要治水护的一方安宁。

奈何人微言轻,这些年下来治水策始终无人问津,甚至还因贸然建言献策,引得很多治水大臣的不满。

今日终得沉忆辰的欣赏,能够把毕生治水想法呈交实现,陈涛已经心满意足了。

“陈主簿,可愿领衔治水河工?”

沉忆辰的这句询问,无疑是告诉了陈涛,他采纳了治水建策。

幸福来的太突然,陈涛万万没有想到,沉忆辰会答应的如此果断,连一丝权衡犹豫都没有。

“下官愿接下河工之事,九死而不悔!”

“有本官挡着,你还死不了”

沉忆辰心情大好的开了句玩笑,然后任命陈涛为河工总管,阳谷县迁徙过来的两万精壮灾民,交付他以工代赈。

经过这半个多月的米粥,以及偶尔的肉食补充。当初瘦骨嶙峋的灾民,如今都有了良好的气色,完全可以投入到河工大业之中。

冬季乃枯水期,现在时间点都快到了十二月,再过几个月就将进入春雨绵绵的阶段,到那时黄河之水将大幅度泛涨,再来引水堵决口,就不容易了。

耽误了这么久,哪怕民夫数量还远远不如,沉忆辰没时间再拖下去。

陈涛领命出去后,沉忆辰拿出一份空白奏章,在上面写下《两河经略疏》六个大字。

这是他第一份正式上疏朝廷的治水奏章,里面内容是把这段时间亲临实地的治水方桉,给总结为了“治河六议”。

分别为塞决口以挽正河,筑堤防以杜溃决,复闸坝以防外河,创滚水坝以固堤岸,止浚海工程以省糜费,寝开老黄河之议以仍利涉。

同时在上疏奏章里面,强调了治水经费的重要性,沉忆辰期望朝廷拨款不低于八十万两的水利银。

这里面除了工程用款外,更多是为了支付“灾后重建”的工钱。黄河泛滥的盐碱地一时难以恢复,受灾百姓如若手中没有银钱,接下来几年日子都不好过。

另外要八十万两水利银,就跟之前与山东布政司官员漫天要价的道理是一样的。

沉忆辰估计八十万两朝廷肯定是不给,能折中给个四十万两,加上山东布政司的二十万两,以及其他七七八八的税粮,各方面节省一点,应该能发放工钱的同时,把河堤给修建成功。

之所以能花小钱办大事,原因很简单,沉忆辰能保证在他手下不会有雁过拔毛,各种漂没贪污的存在,这些银子将实打实的用在河工以及灾民身上。

只是很多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沉忆辰还不知道的是,无论水利银,还是征调的民力,可能都比他预想的还要艰难。

这个世上“聪明”人大多,愿意如他这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蠢人,终究是极少数。

------题外话------

昨天卡了有几十字重复,大概循环修改就慢了几分钟,导致看更新特别快的几位大兄弟阅读体验不好,循环再次表达下歉意。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九州立志传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