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儿臣有奇计要献(1 / 2)

最后一抹金光沉下西山,倦鸟归巢,夜幕逐渐将领。

马车飞驰青石路板,向着太极宫疾驰而去。

李恪掀起车帘一脚,目光映出黑瓦红墙飞速倒退影子,心绪激荡,隐隐夹杂焦躁。

正如李闲所言,石炭之功,惠及天下芸芸苍生。

耕犁之策,算是李闲无意敬献,使得天下良田扩充,大批子民将会不在挨饿。这石炭之功,便是逐步让天下子民不在饱受寒冬折磨。

泼天功劳对于李闲这样的逍遥人士毫无作用,但对于一个皇子受益无穷。

血管中流淌着皇家骨血,又传承李世民一统九州野心,要说没有称王称帝雄心,决然不可能!

李承乾八岁作用储君之位,可眼下两位成长起来的魏王吴王显然更为受宠,触碰储君之位似乎也并非遥不可及。

摇晃马车上,起伏车帘投进烛火,缝隙之中映照出李恪嘴角勾起的笑容。

泼天功劳就在眼前,生性洒脱的李闲无心染指高官厚禄,这便是自己一个天大的契机,在父皇心中拔升地位的契机!

通禀完拦路士卒,李恪匆匆迈下马车,由军卒引路,去往太极宫。

夜色微凉,冷月高悬,照去灯火通明的宫宇。

殿中伏案身影认真批阅奏折,片刻后,捏过发酸眼眶,拂袖起身。

“秋意渐浓,天气转凉,不少州县上报今年收成颇丰,却独独没有御寒对策提及朕这心中多有不安啊。”

捻过一把艾草粉末填入青铜炉鼎,带着艾草清香的气息,驱赶着烛火上乱撞蚊虫。荣公公拍去手掌粉尘,微躬身子,回应道。

“陛下,眼下李公子给予司农寺启迪,曲辕犁也定然能在岁末制造出来。”

“届时推广出去,良田增多,百姓亦可在种植捣鼓粟米外,多种些麻,葛,下个冬季也必然好过一些。”

荣公公也只能说些宽慰话语,毕竟冬天而言对于寻常子民等于要经历一次天灾一般。

富户不用多说,昂贵的木炭,皮毛都是上等御寒事物,可对于下层百姓而言,多打些柴禾,大部分售卖出去,留上一些准备在严冬之际做饭取暖。

脚步踱过大殿中央,李世民神情严肃,带着几分担忧。

“上报奏折中,提及近年中不少贫民过度砍伐,丛林边缘参天大树消弭,取柴更加困难。一些胆大子民,深入丛林,却葬身野兽爪牙下。”

“此次以往,朕这心头,隐隐不安。”

李世民担忧不无道理,有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贫民穷户多半远离城镇,手中良田不多,甚至于有些家庭靠着打柴补缺粮食不足。可如今大树被砍,树枝变少,莫说过冬,生存都成了问题。

若是遇上冬季骤寒,天气异常,后果着实不堪设想。

荣公公伫立一旁,眼中看着这个愁苦身影,心头微微叹息。

大唐盛世固然不假,丰衣足食,夜不闭户也在天在脚下这片乐土上提及。实则不少偏远山地,受此恩泽的确实太少。

“父皇!”

匆忙中略显欣喜声音传入殿堂,打断两人沉思。

李世民踱步身影微微一窒,扭头看向洞开殿外。

李恪阔步入内,躬身抱拳。

“儿臣见过父皇。”

深夜访宫,让李世民也颇感意外,转股身来,略显诧异。

“恪儿,夜色已深,可是有要事禀告?”

李恪起身站直,烛光照耀下的俊朗面庞上挂起笑脸,朗声回应。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边的月亮 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