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流水线作业(1 / 2)

长街茶店,尚未开业,却已迎来春天。

饥饿营销手段也初见成效,许多子民绕道而行,只为见识一眼传言中皇城最为阔绰茶店。

就连一些王公贵族也在闲暇之余,驾上马车停驻店铺前左看右看,或在众人艳羡目光之中问上几句,大摇大摆登上马车,扬长而去,留下围观众人唏嘘一片。

作为茶铺最初创始人李闲却在工部之中逍遥度日。

初来工部,高墙阔院,上好的朱漆大柱比晋王府竟然粗上一圈,就连寝具卧榻也全是整板松木,让李闲大叹不亏是大唐皇家最大制造坊。

舒舒服服睡上两宿,直到清晨一声犬吠,夹杂荣公公尖细声音在院落回荡,李闲方才从床榻上爬起。

圣旨简单,只有短短几句,和立下军令状差不多。

内容无非就是要让李闲监制以内,将整个工部产量翻上一番。

念完圣旨,荣公公面色肃然,悄悄将李闲拉至一侧。

“李公子,恕老奴多嘴,征战在即,陛下对马蹄铁一事极为重视。”

“大唐修生养息十余载,该试试兵锋了。”

扭头看一眼簇拥一起看着圣旨的工部众人,荣公公白胖面颊凑上李闲耳畔。

“这次陛下可是动真格了,李公子乃是陛下身侧得宠之人,老奴这也算是给李公子提前通气。”

皇帝身侧太监皆是慎言慎行之人,荣公公有此好心,也让李闲心头生出一抹谨慎来。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正如荣公公所言,大唐驻扎关中的兵卒不会白养,只怕此番起了征伐之意,便会是大唐再度东征西战的开端。

军令状不比其他,搞不好能拖几个工部大臣头颅做了酒器。

李闲可不想这些大臣中,就能摊上自己。

从兜里摸了颗昨日在寝居翻腾出来的东珠,塞与老公公手中,低声道。

“谢过荣公公。”

荣公公悄无声息翻下手掌,缩回袖兜,白净胖胖的面庞上一改先前神色,几的一道缝的眼睛弯出月牙。

“李监正聪慧伶俐,定然能完满完成任务,老奴便现在此给李监正道喜。”

说罢,微微颔首,转身出了工部。

几个工部老臣握着圣旨,手脚隐隐颤抖,面上愁云一片。

先前朝堂上的文老,不发有些虚浮,眼眶通红,嘴唇泛白。

“李公子……李监正,这……这可是铁器啊,这……这如何翻倍。”

“老夫一辈子虽是制作铁器无数,可……可从来都是慢工出细活……”

老人说着说着有些抹起眼泪来,大唐如今骑兵四万余,战马近八万,光是骑兵战马还不算步兵用的驮马,就这八万马蹄铁制造起来着实够呛。

打仗拍上隐隐打着摆子的文老肩膀,李闲淡淡一笑。

“莫慌!”

“我这岁不及弱冠少年还未先惧怕,你倒是过上大半辈子的人却发起颤来,要砍头也是您老要赚上个几十年。”

轻松写意的嬉笑一句,李闲身子凑上前,轻声道。

“咱们现在乃是绑在一条线上的蚂蚱,其他人我不知晓,不过我李闲这条命硬。”

“要想活,听我的。”

文老哪能向李闲说的这般轻松,人老暮年越是对生活几十载的故土格外珍惜,尤其是子嗣后辈,亲情友人有着深厚情谊。

而李闲毕竟乃是后世穿越之人,并未对历史有多少责任感,或者说是恐惧感。

拉过整理好心绪的老人,李闲第一次来到了工部制造坊。

几丈见方的小隔间绵延开来,几人搭为一组,烧窑的,打铁的,制模的,加柴的,拥挤一处。

敲的叮叮咣咣,烧的火光冲天,尽管天气转凉,在这只有硕大顶棚的屋舍中还是能感受到热浪滚滚。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边的月亮 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