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最后的希望(1 / 2)

密信?

有些好奇的看上斥候手中书信一眼,李世民心中疑惑。

即使李靖猜测出增兵一事,又何须再出书信?

“呈上。”

荣公公闻声而动,挪过脚步将书信捧上,见李世民微微颔首,亲启火漆,念了起来。

寂静无声的大殿中,悠长略显尖利的声音缓缓响起。

“边关遭贼寇入侵,动荡不安。蛮夷贼子嚣张跋扈,微臣心忧至极。”

“犬子李闲自告奋勇,率百骑深入,牵扯狄戎。待大军入境,西陲边关危局当解。”

“陛下万不可心焦,安顿好皇城维稳民心便是。”

话音落下,整个朝堂为之沸腾。

不少朝臣焦愁面孔上满是疑惑,四下商讨起来。

“这怎么行?区区几岁个小子,竟想着用几百兵卒牵扯蛮夷浩浩大军,这不是闹着玩嘛?”

“蛮骑此番东迁,本就是报着杀伐气息而来,百人那里是数百倍蛮骑的对手?”

“初生牛犊不怕虎啊,这李闲竟有这样的胆识,却是惊人。唉,可偏偏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什么牛犊,就是一个不知晓天高地厚的小子,行军打仗考的是这些?莫让人笑话!”

周遭责斥声愈来愈大,房玄龄皱起眉头,阔步走出队列,拱起笏板朝着龙座一礼。

“陛下,李闲素有奇思妙想,制作诸多神奇之物。然行军打仗不是儿戏,军略部署不说,更为重要的乃是履历经验。”

“蛮夷生性残暴,茹毛饮血,这些未开化子民多半会在边陲掠夺肆虐。多耽搁上一些时辰,便会有更多无辜子民丧生。”

“臣以为,陛下当机立断,派兵驰援,也好环节三万士卒前线压力。”

呵。

一声冷笑从武将一侧传出。

跻身镇国大将军的柴绍,此番见房玄龄插手战事心中不忿,威严面庞上闪过一抹不屑,晃动一头银发缓缓出列。

“身体抱恙已久,如今堪堪回朝,想不到边疆战事,竟是由文臣做了主?”

“敢问梁国公,何时这战事乃是文臣的强项?难不成诸位是在质疑卫国公,行军打仗的能力?”

“青年翘楚有此雄心壮志,为何不赞誉褒奖,反而要仗着官威,背地打压?”

李闲的事迹实则柴绍在养病之时听过不少,赞誉之余,更多的乃是对此人的好奇。

因而在此时一方面乃是为了这个奇思妙想的少年,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为朝中青年武将竖立一个榜样。

自古以来,文武之争乃是朝堂常态。

文臣之首的长孙无忌见房玄龄吃瘪,心中自然不悦,阴沉面颊望上一眼负手挺立人影,缓缓开口。

“谯国公,抱恙多日该当好好了解事实才是。”

“李闲所做乃是表明此人确有强国壮举,但多半乃是偏向治理一道,要为武,还是从头做起的好。”

“如今,西陲门户大开,蛮骑恍入无人之境,倘若支援迟缓,边境难民会有多少?迟迟不见援兵,那些流离百姓的如何作想?你又让身在皇城的子民如何说道?”

“舆论下来,你,担当的起?”

顾忌长孙无忌皇室身份,柴绍势头上便被压一头,面对咄咄逼人话语,颇有些对不上话来。

“长孙大人,言重了。”

高士廉昂起头颅,朝着长孙无忌拱拱手臂。

“即是卫国公许诺,朝堂之上要做便是将此事压下,妥善处置流民安置才是重点。”

殿中四人各占一边,隐隐在大殿上擦出火花。

“好了!”

李世民缓抬手臂,压下嘈杂。

“此事到此为止。”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嫡女重归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