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大魏之危(2 / 2)

但是曹叡却并不想迁都,因为他也知道,迁都对于一个帝国来说,这是很大的事情,若大魏这个时候真的迁都了,反倒让诸葛亮觉得大魏怕了,或许汉军真的就全面进攻大魏。

曹爽率先说道:“陛下休要惊慌,我大魏尚有兵甲三十余万,即使西蜀全面进攻,我大魏又有何惧哉?”

曹叡也有与大汉决战的想法。

现在曹魏兵员尚可,正如曹爽所言,曹魏现有兵甲三十余万人,其中十万现在在攻打弘农,剩余二十来万,分别是六万人驻防荆州,五万人驻防扬州,五万人驻防冀州,洛阳两万,以及在合肥城外的两万徐州兵等。

“陛下不可!”

司马懿却反驳说道:“此时我大魏不宜与西蜀全面开战。”

司马懿话音刚落,曹爽却问道:“那大将军有何高见,现在不是我大魏要与西蜀全面开战,而是那诸葛亮正全面与我大魏开战,上谷已经丢了,弘农也丢了,现在马岱在攻打魏郡,魏延在攻打渔阳。”

曹爽一直不喜欢司马懿,但是现在天子却任他为大将军。

看两人争了起来,曹叡沉默不语。

司马懿道:“此时若是与西蜀全面开战,我大魏将面临同时与西蜀和东吴开战...尚能战否?”

司马懿看得明白,现在大魏势弱,想要改变局势,唯有向南而非向西,西蜀现在不可轻动。

只是,西蜀现在几路进攻大魏,曹叡问道:“若不与西蜀全面开战,当以何策以退蜀军。”

这是问题的关键。

“和谈!”司马懿肯定的道。

“又谈!”曹爽没好气的道:“现在我军势弱,如何去与西蜀谈判?”

“哈哈哈!”司马懿笑着道:“大司马切勿担心,懿料定诸葛亮也不敢与我大魏全面开战。”

“胡说!”曹爽反驳道:“诸葛亮不敢全面开战,那渔阳城外的魏延,魏郡城外的马岱,弘农城里的吴懿,不是汉军耳?”

曹叡也看向司马懿。

司马懿却淡淡的道:“此正是诸葛亮破绽耳。”

“哦???”曹叡疑惑问道:“什么破绽?”

“西蜀主力,皆在西域;”司马懿说道:“此番我军强攻弘农,诸葛亮自然不能轻易退兵,但若不退,我军必将死磕弘农。”

“若弘农破,则影响蜀军士气。”

“现在诸葛亮就是想要以强势姿态,逼我大魏和谈。”

“???”

曹叡和曹爽都有些不解,心说现在汉军占优,他们可以继续跟大魏开战,何须和谈。

只是司马懿又道:“因为一旦我大魏起倾国之兵抗汉,则诸葛亮难以挡之。”

“怎么说?”曹叡问道。

“陛下!”司马懿反问道:“蜀军现在有兵五十多万,减去主力二十万,也就剩三十余万人,兵力与我大魏旗鼓相当。”

“嗯!”曹叡微微点头。

作为大魏皇帝,大汉的事情,他自然是非常的关心,现在汉军的兵力,他当然也知道。

司马懿又道:“但是西蜀疆域南起交州,北至代郡,战线绵延数千里,这三十余万人,如何能与我大魏全面爆发战争。”

“此前我军进攻合肥,诸葛亮出兵弘农,他目的自然是为了牵制我军,让我大魏南北难顾,让合肥一直处于东吴之手。”说着司马懿顿了顿,才又说道:“若是我大魏以放弃合肥为由,与东吴重修盟好,然后全面对抗蜀军,那诸葛亮又该有何挡之?”

“放弃合肥,绝对不行;”曹爽怒道:“一旦合肥不在我大魏手里,东吴水军随时可以北上;”说着他对曹叡道:“陛下,此计绝不可行。”

对于合肥的重要性,曹叡当然也知道,要不然也不会想尽一切办法,想要重新夺回合肥。

但是司马懿却道:“合肥固然重要,但若是比起西蜀的威胁,孰轻孰重,陛下应不需微臣细说。”

曹叡愣了一下,这司马懿说得好像有些道理。

“陛下!”司马懿接着道:“眼下我大魏是两面拒敌,焉有不败之理?”说着他叹息一声,摇头道:“我军攻打合肥,汉军扰我后路,我军抵抗汉军,则吴军聚众北上...唉...”

“以前魏强而汉吴弱,即使汉吴联军,我大魏也不足为惧,现在若让汉吴联盟,则我大魏必亡矣。”

曹叡莫名的点了点头,司马懿的话,好像提醒到了他。

一直以来,大魏以强国自居。

觉得汉吴皆为弱国,即便是西蜀占据了益雍凉并四州,大魏的很多人,依然觉得大魏是三国中最强的国家,因为大魏占据着天下最富庶的州郡。

只是,这是自欺欺人而已。

“大将军!”曹叡突然开口说道:“若以爱卿之计,我大魏当以何策化解眼下的危局?”

“回陛下!”司马懿道:“唯有联吴抗汉。”

“现在西蜀强势,无论是对于我大魏,还是对于东吴,都是严重的威胁,若不及时遏制西蜀发展...”司马懿说着又是一声叹息,才道:“再给刘禅几年,即使我大魏与东吴联合,也不一定能够挡得住汉军,到那个时候,刘禅必定发动统一战争。”

“嗯!”曹叡点头表示同意。

毕竟他也在长安待过半年,那半年他见过刘禅几次,自然有过对刘禅的了解。

刘阿斗,志在天下耳。

......

一个月后。

长安。

未央宫。

曹魏侍中何晏向大汉皇太子刘谌行了一礼,道:“外臣何晏拜见太子殿下!”然后又向丞相诸葛亮行了一礼。

“贵使免礼!”刘谌微微抬手。

“谢殿下!”

这是礼节,现在大汉皇帝西征,作为曹魏的使臣,自然要拜见一下大汉的储君。

礼仪过后,何晏向刘谌拱手道:“殿下,汉魏本是友邦,可是现在贵国无辜兵犯我大魏疆境,不知殿下,是何计议?”

这话看上去是在与大汉皇太子说话,实则是在说给诸葛亮听的,因为现在诸葛亮才是大汉话事人。

诸葛亮笑着说道:“何侍中,何说我大汉无辜犯境?”

“许得你曹魏起十万大军犯我弘农;”诸葛亮冷冷道:“就不许我大汉攻你曹魏城池乎?”

“哈哈哈!”何晏笑道:“丞相,弘农郡本属大魏州郡,是贵国趁我大魏南征巧取豪夺,丞相何言反说我大魏犯汉州郡?”

这世道,找谁说理去。

何晏说完,心中十分的无奈。

无论是弘农,还是合肥,亦或者说是上谷,这都是大魏的州郡,可是弘农、上谷现在被大汉攻占,合肥则被东吴夺取。

明明是大汉与东吴兴兵犯境,可是现在呢,好像一切错误都是大魏自己造成的一般。

唉,弱国无外交矣。

你看那何晏话音刚落,诸葛亮就沉声呵斥道:“何晏,汝何故说此无父无君之言?汝祖上皆为汉臣,可知天下州郡,皆为大汉所有,何来大汉巧取豪夺之说?”

“丞相!”何晏欲哭无泪,这一次奉命出使长安,他还没出发就知道这趟差事不好办。

但是,他还必须来。

为何?

因为当今大魏天子曹叡并不喜欢他,觉得他虚浮不实,一直得不到重用,此次若不是大司马曹爽举荐他为侍中,他还得在洛阳虚度光阴。

“汉魏吴三分天下,这已经是既定事实;”何晏向诸葛亮行了一礼道:“贵国虽然继承了大汉国祚,实则已非昔日之大汉矣。”

何晏这话,诸葛亮自然不爱听,他沉声道:“何侍中何来胡言乱语,我大汉立国四百年,传至献帝,后曹氏谋逆篡汉,我先帝中山靖王之后,重续大汉国祚,何来非昔日之大汉?”

诸葛亮的话音刚落,何晏顿时语塞,心道人言诸葛善辩,真的是一点都不虚。

当然,人家诸葛亮说得也没错。

大魏本就是篡夺了大汉的江山,而现在大汉的先帝刘备,世人皆知乃是中山靖王之后,他继承大汉正统,也是名正言顺。

更何况,现在大汉强势,曹魏处于弱势。

何晏旋即赔笑道:“丞相!宴此来长安,并非是来与丞相辩论唇舌,而是为了汉魏和平相处而来。”

“哦???”诸葛亮闻言笑了笑,道:“那不知贵国,打算如何与我大汉和平相处?”

“丞相!”何晏道:“汉魏本已结盟,我大魏坚守盟约,未曾主动进攻大汉,而贵国却肆意兴兵,若是贵国一再强逼,我大魏为求自保,自当倾力抗之;”说着他顿了顿,又说道:“若真如此,即使最后我大魏兵败国破,想必大汉也将遭受沉重打击。”

“我大魏现有兵甲三十余万,而贵国虽有五十来万兵甲,但是却有二十万主力,现在与贵国天子远在万里之遥的西域;”何晏看向诸葛亮,问道:“敢问诸葛丞相,贵国境内现有兵甲,足以吞并我大魏乎?”

“若丞相依然一意孤行,肆意侵占我大魏城池;”何晏叹息一声,然后肯定的说道:“我大魏君臣即使不愿开战,但为求自保,也不得不起倾国之兵,与贵国殊死相抗。”

何晏自知辩论,他肯定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与其无用辩论,倒不如直接摊牌。

这就是眼下的局势。

大汉若是要继续打,大魏没有了选择,总不可能束手就擒,任由大汉欺负,如果真的就这么打下去。

诸葛丞相,你们大汉能保证一定可以战胜大魏吗?

......

......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