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贞观泥石流 > 第九十章 人言可畏

第九十章 人言可畏(2 / 2)

在张亮府上,柴令武看到了张亮新娶的妻子李氏,一个年轻而娇艳的女子。

让柴令武大吃一惊的是,李氏明显与张亮的义子张慎几态度亲昵,俨然是情侣的关系。

坐在一旁的张顗见怪不怪,已经完全无视。

难道,大唐真是个绿帽横飞的时代吗?

柴令武陷入了沉思中。

张亮轻笑一声:“知道贤侄肯定对我们奇怪的关系不解。这样说吧,老夫泥腿子出身,老妻生下了张顗,自当是不离不弃。”

“李氏,本是鄜州人,阿耶于我有救命之恩,与张慎几是青梅竹马,本应成一家。鄜州豪强不法,欲害李氏一家,老夫无奈之下停妻再娶,并收张慎几为义子,全了她们的未来。”

“至于说老夫残躯,早年征战便已经无用了。名声是身外之物,纵使万般折辱,老夫也不在乎。”

“当然,那豪强,老夫临交卸之前,已经寻了个由头,灭族了。”

不管真假,至少张亮的说法,算是个交代。

柴令武举樽:“谢过叔父帮忙!”

叔父还是伯父,别说柴令武了,就是张亮自己也不清楚,甚至他那农妇出身的阿娘都不清楚。

农夫嘛,在前隋能活下去就已经挺好了,在意什么生辰、岁数?

周绍范的事,没有张亮的帮忙是玩不下去的,“暗遣手下侦知治下善恶细隐”才是张亮最大的长处,跟随着推波助澜倒是柴令武的规划。

用力过猛,周绍范活生生被流言蜚语逼死了。

柴令武从来不是什么道德圣人,对于敌对势力,也不会假惺惺表示惋惜。

要是当时死在承天门的是柴令武又当如何?

柴令武想不出来,这样一个豪侠仗义的张亮,为什么会落到西市问斩的地步呢?

“之前叔父任鄜州都督,小侄对大唐的都督府不熟,想知道都督府是不是与州一样直接面对朝廷呢?”柴令武挟了一块羔羊肉。

“哈哈,贤侄这就问对人了!老夫不才,在地方上打转转,对此颇有了解。”

“按说,大唐是州直接对朝廷,而十道不过是监察所辖。”

“都督府相当于将一州的刺史与折冲都尉合一了。然而,因为单独一州兵马无法应对突发的敌袭、造反,所以需要将几州的兵力统一指挥,大都督府便应运而生了。”

“因此,大都督的品秩极高,从二品,与尚书省左右仆射平级。故而一般是亲王遥领,长史或者是其中一都督暂代职权。”

“比如老夫任鄜州都督时,鄜州大都督便由越王遥领。”

所以,大唐的行政级别,地方上是二级与三级共存。

都护府现在还没有创建,不用考虑。

张亮最终不得善终的原因或许就在此啊!

一个是大都督,一个是下属的都督,说不定此时的张亮已经是李泰的人了。

李泰不是蠢货,要夺嫡,不可能只拉拢那些成天“子曰诗云”的文臣,而放过手握兵权的武将。

秦琼、程知节那样的武将不好接触,可遥领大都督时,接近并拉拢下属的都督,难度不是太大。

而且,张亮出身草莽,对江湖那一套颇为精通,要坑白莲花似的李承乾,也轻而易举啊!

张亮告发侯君集有反意,如果从这个立场来说就极好理解了,谁让侯君集是李承乾那边的人呢?

张亮从被告发、入狱、斩首,连见皇帝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如此决绝,要说与争储无关,还真不好解释。

可是,这种话,身为晚辈的柴令武该怎么说?

张亮江湖打滚了几十年,一脸就看出柴令武的为难,轻轻摆手,厅中的丫鬟、奴仆退去,李氏与张慎几走开,只有张亮、张顗面对柴令武。

“柴二郎不用顾忌,老夫这条命,当年在瓦岗都是侥幸才活下来的,够本了,即便是你说老夫现在要惨死也无事。”张亮乐呵呵地摆手。

柴令武轻轻叹了口气:“想来叔父与我交往,多少是知道些什么,我就不客气了。这位后婶子,非妻之相,只会拖累叔父,宜早断,否则会累得亲朋疏远;远术士;不可掺和帝王血脉之事。还有,听说叔父义子数百了?”

张亮点头:“啊,要不然你以为我侦缉消息、锄恶扶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啊!”

“叔父想法安置吧,义子太多,是取死之道,万一哪天皇帝猜忌了呢?”柴令武直接戳中了张亮的要害。

不要说皇帝贤明,不会有猜忌,眼前就有两个例子。

一个活的,一个死的。

张亮深深地吸了口气,一口饮尽壶中的酒。

“贤侄好意,为叔心领了。只是,上船容易下船难啊!明年,我便寻借口将张顗逐出府,向天下宣告,断绝父子关系。”

“日后,张顗便仰仗贤侄关照了。”

(感谢一次睡半天打赏。)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嫡女重归 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