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唐皇长孙 > 第229章 颐和园的进展

第229章 颐和园的进展(2 / 2)

现在看来,这些考虑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孙儿明白,前面就是颐和园的整殿,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我们可以过去看一看。”

李承宗知道李渊是好心, 不见得有什么其他心思,所以倒也不以为意。

不过,今天的主题是参观颐和园。

同时也是让朝中官员看一看,自己祖孙两人和谐相处的场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安抚人心的手段。

毕竟朝中还有许多李渊时代的臣子。

至于各个州县就更加不用说了。

“好,朕看看颐和园跟你之前修建的太原郡王府到底有何不同。”

“阿翁,这颐和园跟太原郡王府,还真是不大一样哦。”

“是吗?莫不成不是你自己住的,你就偷工减料啦?”

李渊难得的跟李承宗开了一个玩笑。

“那自然不是!相反的,颐和园的修建,不管是规模上还是建筑风格上,跟太原郡王府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可以说太原郡王府有的东西,颐和园都有。

但是颐和园有的东西,太原郡王府却是可能没有。

比如在颐和园之中,有大量的湖泊的面积。

各个宫殿也都是尽可能的采用了江南水乡的风格来处理。

并且有一些先进的东西,之前在太原郡王府修建的时候是第一次采用,经验不是很丰富。

这一次都做了不小的改进。

总的来说,颐和园会比太原郡王府更好,更舒服。”

李承宗一边跟着李渊往前走,一边介绍起相关的情况。

“你不是免除了今年的赋税吗?现在又把圆明园修建的如此规模宏大,会不会导致国库空虚?”

李渊这段时间虽然纵情声色,但是对于大唐的情况,他还是比较关心的。

这毕竟是他一手创办的国家。

要说没有感情,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圆明园的修建,基本上没有使用国库的钱财。渭水新城那边如今推出了大笨钟,再加上之前的各种东西,对于缓解财力紧张的局面,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特别是王玄策从倭国那边开采的石见银山,已经开始往国内运输白银了。

只要熬过了今年,大唐就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之中。”

李承宗对于自己的各项安排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大唐现在已经进入到了经济井喷阶段的前期。

各行各业现在都涌入了非常多的商家。

各种作坊也在修建之中。

到时候,经济快速发展基本上必然的。

当然了,这里面最关键的是李承宗在背后推动了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又通过扩大海外贸易,将货物往海外输送。

一船瓷器运输到南洋,就可以换回来无数的钱粮。

这种生意,可以说是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一种掠夺。

关键是谁都还不能说什么不是。

“没问题就好,儒家总是羞以谈论钱财,但是作为一个帝王,要是手中没有足够的可以调用的钱财,那是非常麻烦的。”

聊天之中,李渊也在给李承宗传授一些自己的帝王之道。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