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铁十字烈火 > 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伊松佐河战役

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伊松佐河战役(2 / 2)

冰冷的气候也是对士兵的一种磨练,雪山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崩塌。

意大利士兵的训练课程也没有让士兵去挨冻,相比于土生土长的蒂罗尔人还是显得太嫩了。

不过庞大的兵力优势完全可以掩盖这一缺陷,士兵也极其专业,他们深知山地作战的方法,分散袭扰敌军。

对蒂罗尔的攻势十分浩大,意大利的预备役也源源不断往亚平宁赶来,随同友军一起加入战役。

战斗持续了将近一天一夜,奥匈在山地的防御几乎被磨平了,山洞里的休息处也被炸塌。

这样糟糕的事还会继续下去,蒂罗尔人没有大炮去反制敌人的炮火,光是战场上的浓烟都能淹没他们。

随着意大利步兵的上场,更为凶猛的进攻开始了,几十万人几乎要踏平阿尔卑斯山上的一切。

可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即使意大利的进攻很凶猛,也仍旧无法突破奥匈丝毫。

这样的焦灼一直持续到四天后,第一批援军终于抵达,新上任的博罗耶维奇迅速重整好所有部队投入战斗,成功阻挡住了进攻。

战事进展到这样,奥匈在阿尔卑斯的防线逐渐完善,意大利人已经不可能打得进去了,接下来只能和西线一样,陷入永无止境的消耗战。

奥匈总参谋长康拉德大肆赞美了英勇善战的卫戍部队,为其所有人都颁发了奖章。

被挫败的不仅是意大利士兵,以及所谓的民族精神,和他无尽的野心。

这次失败极大的打击了意大利政府的颜面,社会矛盾再次激化,不过没有之前规模大,只是一群文人在互相撕逼。

更多的人对此漠不关心,专心干自己的活;就像是远在高加索的库斯特,他正在商量怎么应对俄国的防御。

经过6天的准备,高加索的残余俄军都已经被彻底消化掉,可以组织起新的进攻了。

俄国的兵力也已经回援,但已是强弩之末,只有区区不到五十万人能够加入战斗,其中只有二十万装备了步枪,其余人用的全部是冷兵器,装备越打越少的恶性循环已经在沙俄体现出来。

反观库斯特的装备越大越多,他一路收编,兵力已经达到了四十五万人,想要在平原突破轻而易举,所以他所思考的不应该是如何取胜,而是如何利用胜利。

目前首要的应该是扩大战线,这主要是俄国的兵力短缺,同时也能为盟友分担压力。

库斯特认为应该将战线推到亚速海北岸——伏尔加河与里海的交界。

这无疑非常大胆,尤其是在意大利突然参战,奥匈被迟滞住的情况下,不会有任何友军能够接应他。

但库斯特不在乎,他好不容易翻过高加索山,在大草原这么好的地域不飙车简直对不起几月来的煞费苦心。

从高加索到亚速海北岸总共400公里,到伏尔加河则有350公里,这对他的军队来说不是什么难事,走几天就能完全控制下来。

他在新指挥部的地图前不断徘徊,手在地图上指来指去,最终一挥手,整个东欧再次陷入战火当中。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