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是肥肉的脸上,眼睛都是眯成一条缝。
对于他们这些运粮官来讲,在徐达这样的武将面前卑躬屈膝,恨不得走路都要跪着前行。
可是在这些外来的粮商面前,这些运粮官有着天然的优越感。
粮商供给的粮食是否过关,也全在这运粮官手中的笔是给出优等的评价。
还是给出一个已经陈粮腐烂的评价。
这两个评价则意味着天壤之别。
这个肥硕的运粮官,平时用手中的权利,吃的是满脑肥肠。
赚的同样也是盆满钵满。
在顺天府都有好几个小妾,和几房外室。
见到张玉这么来事儿,将这些细粮送到自己的帐篷里边。
顿时这个运粮官对张玉都是态度好了不少。
下一刻张玉左右看了一眼,见到无人注意到这边。
直接就是从口袋里边拿出一袋沉甸甸的银子。
悄无声息的放在运粮官的手里:
“大人,这是我们东家给您的冰敬,还请您笑纳。。”
不管是在京师还是顺天府。
托人办事儿都需要打点一番。
当然这打点只是有着不同的名头。
而冬天的炭敬,夏天的冰敬。
就是最常用的由头了。
冬天了,像运粮官这些文官和京师的那些勋贵们家里面肯定都需要用烧炭取暖。
那么求到别人了,托人办事自然会孝敬一些银钱。
美其名曰碳敬。
贴补这些文官和勋贵们买碳。
夏天了。这些文官们有的时候就喜欢吃一些冰凉解渴的东西消暑。
这个时候。很多商贾则要纷纷给这些文官送上购买冰凉解渴的实物的补贴。
自然叫做冰敬。
那个运粮官用手轻轻的掂了掂张玉地上来的这袋子银子。
下一刻,顿时眉毛一挑,眼里闪过一抹不悦。
往常朝廷北伐,运粮官都会接待好几个外部运粮的粮商。
这些粮商每一次跟这个运粮官打点,说实话,都要送上不少银子。
毕竟运粮官大笔一挥,自己的粮食等级可就是可以变动不少。
粗粮还是细粮,还是陈粮,价格可是天差地别。
几个粮商汇聚在一起,这银子数量可是比张玉奉上的多了好几倍都不止。
这也导致了这个运粮官胃口出奇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