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贾诩虽然平日里懒散,但对于关键情报,都是熟稔在心的。
张绣得罪了曹操,贾诩不得不去收集曹操麾下文武,以及曹操儿子的情报。
而这一收集,令贾诩大吃一惊。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即便曹牧被雪藏了五年,又离经叛道得罪士人。
但曹牧的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
如今曹牧出使宛城,是曹操准备再次启用曹牧,亦或者是否有其他目的,都是贾诩需要深思熟虑的!
“将军,此时不宜通知刘表!”
“曹牧来宛城,目的不明,在不确定利害之前,不可轻举妄动。”
贾诩沉吟许久,决定谨慎为妙。
张绣疑道:“军师,我跟曹操,已经结了死仇,跟这曹牧,还能有什么利害?”
“这宛城之中,亦有刘表的探子,我若不遣人知会刘表,恐怕会让刘表疑心。”
“我本就得罪曹操,若再得罪刘表,那我张绣,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贾诩淡然一笑,不慌不忙:“将军何必妄自菲薄!抛去将军跟曹操的仇怨,将军占据宛城,不论曹操想打刘表,还是刘表想打曹操,都得借助宛城的力量。”
“立足于两个势力之间,想不被消灭,就得权衡利弊,不可掺和私人恩怨。”
“谁给的好处多,将军就助谁,这才是存续之道!”
“依附刘表,本就是势穷而依附,刘表并不信任将军,将军有何必对刘表忠心?”
张绣更疑惑了:“军师,听你的语气,这曹牧还能给出让我依附的好处?”
“这不可能吧!我可是杀了他的兄长曹昂和堂兄曹安民!”
贾诩微微捻髯,语气笃定:“将军,揣测对手的行事,不可以单用仇怨来衡量,而得去思考对手行事的目的。”
“曹牧来宛城,目的是什么?”
“若是报仇雪恨,曹牧大可以跟随曹操的大军,亲征宛城,替曹昂和曹安民报仇。”
“即便曹牧自恃武勇,亦只会一个人来宛城。”
“但如今,曹牧却带了两个弟弟一起来宛城。”
“曹丕,十一岁;曹彰,九岁!”
“两个累赘在侧,曹牧又如何敢对将军,释放恶意?”
张绣一听,恍然大悟:“听军师一眼,如茅塞顿开!这曹牧行事,还真是奇怪!莫非他想趁机让曹丕和曹彰死在宛城,这样就没人跟他争夺曹氏继承人身份了?”
张绣恶意揣测,看不懂曹牧的目的,亦不理解曹牧的反常。
贾诩微微呼了一口气,目光再次变得涣散:“猜测太多,亦无益处,明日见到那曹牧,自然都明白了!”
张绣点头,萌生一计:“军师,不如我在堂下埋伏三十个刀斧手,若那曹牧不识好歹,我掷杯为号,将其生擒如何?”
贾诩顿了顿,轻吐一词:“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