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最后一天的正午,日头毒辣,渭城居民纷纷在家躲避酷暑。
卫西之战才刚过去不到一月,一队囚车浩浩荡荡地入了渭城。
在屋内乘凉的百姓都被此种情形吸引了出来,站在门口悄悄地打探。
二丫今年五岁了,是土生土长的渭城人。扎了两个麻花辫甚是可爱,她甚少看到这种场景,眼睛眨巴眨巴,聚精会神地想要数清楚到底有多少辆,可惜每次数到十就数不来了。
“阿娘,这些人是犯了什么错吗,为什么要被绳子绑着,还关在小木屋里。”二丫想起阿娘总是恐吓她,不听话就要关小黑屋。
旁边的妇人将二丫搂紧了些,“看这旗子上,这些应该是陈国人。陈国打了败仗,怕不是来送人质。”
“这些人好可怜啊。”二丫糯声说道。
是啊。
妇人心中也很同情,这么热的天气,这些人怕是好几天没有进食了,她清楚地看到当中有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眼瞅着只剩一口气了,也不知道这些人是犯了什么罪,要被这样折磨。
二丫忍不住用葫芦灌了一壶水,上前想给老爷爷老奶奶喝,那看上去凶巴巴的士兵倒也没有阻拦。
老奶奶已经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连口水也灌不进去,老爷爷却很是和蔼,哪怕身体极其虚弱却也撑着向她道了谢,“谢谢你,小姑娘…”
二丫只感觉老爷爷的目光很悠长,仿佛透过她还在看着别的什么人。临走前,二丫瞟了眼旁边囚车里的漂亮姐姐,姐姐眼睛紧闭,口中却念念有词,好像是什么“恨……微……”
宁久微这段时间忙于追查纵火和挖掘盐井之事,对城里闹的沸沸扬扬的囚车群一事毫不知情。
她此时正在渭河边,探微楼的遗址上。
“宁老板,黄大人已经查清楚,纵火者是李家的家仆,只不过事发前已经被赶出了李家。”钱掌柜半躬着身子,向宁久微报告渭城府尹的查案结果。
探微楼被烧,他作为掌柜也难辞其咎,因此追查真凶时钱掌柜格外用心,生怕会被宁久微迁怒,要知道宁久微对手下之人大方至极,这些日子宁久微的一言一行更是坚定了他的跟随之心。
事发之后,宁久微第一时间派人通知黄光易追查,只是没想到纵火者居然会是李家的人。
“可有纵火者的口供?”
“据纵火者所言,他们是看不惯您的亲人带兵攻打梁国,才放火泄愤。”钱掌柜恭敬地回道,“不过据咱们的眼线说,前几天曾在其中一人住处看到过李家二公子。”
李瑾虚?
宁久微似乎嗅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李家家主李淳朝乃儒家大德,子孙却不乏沽名钓誉之辈。
上次魁首赛,宁久微见过李瑾虚,记得也是个才华横溢儒雅斯文之人。
原书中李周两家交好,李瑾虚娶了周巧然,虽然政事上唯郑家马首是瞻,却与郑意并未瓜葛。
此次事件究竟是郑意指使的李瑾虚,还是郑家……
李家在文人中威望极高,若没有确凿的证据只会打草惊蛇。当下更重要的是重修探微楼。
宁久微之前已有意重修,这场大火更加坚定了她的重建之心,这一次,她要带给渭城乃至六国一个不一样的探微楼。
“掌柜,新探微楼共三层,分为前楼和……”宁久微正在吩咐匠人时,突然有人进来禀报。
“娘娘,王上请您速速回宫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