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早就知道大家的反应,罗老师说道,“这就是投资的逻辑,在当前的市场里,能够容纳大量投资资金的只有上述的这四个板块,一般来说,不去关注投资的人,很少会想到这个层面,其实逻辑真的很简单,那就是——循环。”
“再举个例子,马爸爸的余额宝让很多不会理财的人首次接触到了理财,大家有人能告诉我余额宝最早的时候收益是多少吗?”罗老师继续提问。
“我知道我知道,我印象中早几年有见到过.%的年化收益。”下面一位听众第一时间做了回答。
罗老师点了点头,“不错,之前确实有个多点年化收益率过,那想必大家一定知道现在余额宝的收益率是多少了吧?”
来查查就知道了,下面有人悄悄的拿出了手机,打开了支付宝,点进余额宝。
率先查到的人给出了答案,“今天的收益率是.%的年化收益率。”
“不错,大家又想过为什么余额宝几年的实际,收益率降低了这么多?”
……
经过上面这两个贴近生活的例子,罗老师已经把大家的注意力彻底的吸引过去了,所有听课的人心中都有一个迫切想法,希望能够赶紧听到答案,这自然也包括张无来在内。
“这罗老师的讲课太有吸引力了”,连张无来心中想到,“他每个问题都问在了非常恰当的点,让大家不由自主的去思考,并且非常迫切的想要得到答案。”
“余额宝的收益降低根源是投资的钱过多了。这其实也是我刚刚讲的聪明的投资者和跟风的投资者的区别,余额宝的本质是固定收益类产品,也就是我们图上的这个圈子。”说的同时罗老师还指了指屏幕上的固定收益那几个字。
“好了,最后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刚刚大家所说的余额宝.的时候大概是什么时候?”
“好像是还是4年吧。”有人给出了答案。
不错,就是那个时候,那么现在我们把年份标在图上,大家再看看。这时,PP上的四个圈里。固定收益下面标上了年的字样,而楼市上涨被标上了年的字样。
“现在大家明白了吗?”罗老师微笑着看着台下。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但是张无来自己是彻底的被震撼了,因为他十分的清楚,那个没有标注上年份,介于和年之间的那个年份,正是上一轮牛市启动的年份。
不光是张无来,也有一些其他的员工发现了这个问题。
“我从你们的眼里看到了答案!”罗老师这样说道,“没错,4年,我们的股市出现了一波牛市行情。这就是我今天带给大家的投资逻辑。”
台下短暂的寂静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张无来这一刻有了那种小说中悟道的感觉,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市场的资金从固定收益产品流向股市,然后又从股市流向楼市,因为余额宝刚出来的时候,大多数人没有接触这种固定收益的投资品种,其实余额宝就是一个货币基金而已,普通的散户在证券公司或者银行都能随便买到,而随着马爸爸把余额宝宣传的越来越好,买入的人也越来越多,导致了供大于求,于是掉价了。而那些聪明人就在固定收益的余额宝掉价的时候跑出来去买了股票,等股市牛市的时候,聪明人又从股市出来去买了房子,明白了,一切都想明白了。
“今天这堂课,值!”这是张无来心中真切的想法,吹牛的人不知见过多少,而像罗老师这样简单几个问题就把事情分析的这么透彻的,别人他是不知道,他自己是第一次听到的,想到这里,他不禁想到周末还准备看书学股票的,现在和罗老师一笔,自己的格局简直太弱了。
听了上面的课,所有的人都多少有一些自己的感悟,至少张无来觉得他自己的提升是很大的。
不过很显然这只是一个前奏,罗老师继续讲道,“现在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投资的逻辑了吧,那么我接下来给大家讲讲如何来运用。”
这时候,所有的人都是聚精会神的听课,生怕错过任何知识点。
“既然我们已经清楚了市场里聪明人在做什么,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变成聪明人。”然后画风一转,“不过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做反了。”
嗯?
刚刚还都是感觉自己悟道了,被罗老师的这一句给搞懵了。
“大家都是什么时候关注股市的?一般的股民接触股票都是牛市涨起来之后,为什么呢?这就是人性,大多数人都只是看到别人赚钱了才知道去买,一买就被套,为什么?因为他是跟风的。”
张无来想了想自己,自己确实是在年看到别人赚钱才去买股票的。
罗老师开始给大家做总结,“刚刚主要和大家讲的就是逻辑,投资,不是去的人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越是有利可图的地方越是充满了风险。所以今天给大家讲这些,就是要让大家明白投资首先要有时机,然后才是去找投资的方法。”
讲到这里,逻辑的问题所有人都清楚了,张无来心中又是一阵佩服。
(求收藏,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