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生您说咱的标儿还有救?”
“求先生救救咱的标儿!”
“只要先生救咱的标儿,咱一切都听先生的!”
“先生要什么,咱也全都答应!”
大明皇宫养心殿内,在得知自己最重视的嫡长子继承人会死,又听闻李不浪竟能救之后。
堂堂的洪武皇帝朱元璋,显得万分急迫。
并一口一句先生的,称呼起了眼前这位自称是来自未来的年轻人。
因为只要朱标能够不死,那么一切的悲剧也就都不会发生了!
“您先别急,太子殿下目前还无虞。”
“倒是对于第四子朱棣,您目前是怎么样的看法?”
对于朱棣,未犯之罪,只需再行管教即可。
燕王估计是不会再让他当了,但是对自己的儿子朱元璋也就只能做到如此了。
“可若是我说,朱棣骑兵靖难,错并不在他,而是在您的孙子朱允炆呢?”
另外一条时间线中,靖难的朱棣已眼看便要入城。
也就是说一切都已成定局。
但朱棣靖难成功后,作为永乐皇帝,功绩却也是彪炳千秋的!
唯一的黑点就是,使他的侄子下落不明,有弑君之嫌。
以及对建文旧臣们的打压,确确实实株连了不少人。
所以若是将洪武十三年的朱元璋,带到靖难现场。
能对时间线造成正面影响的落脚点,应当是从此角度出发才对。
而不是,改变靖难的结果。
因为朱允炆早已便用他的行为证明了,他为君确实不如他的叔叔。
“错在允炆?”
可洪武十三年的朱允炆,却还只是个懵懂孩童。
朱元璋对他的印象,也只有隔代亲下的喜爱。
是断然不会想到,自己若将皇位传于他的话,到底会造成什么后果。
以及出于些什么原因的。
“对了李先生,允炆他不过庶出,而咱的标儿还有嫡长子雄英在。”
“那为何,在标儿不幸早逝后,咱会把皇位传给允炆,而不是雄英呢?”
对于这一点,由于方才吧注意力都集中在对丧子之痛的哀伤上了。
朱元璋也还是才想到的。
“因为您的嫡长孙,在洪武十五年的时候,也就是两年后便也就不幸早夭了。”
不得不说,大明的立国之君传奇皇帝朱元璋。
虽然一生跌宕起伏,堪称史上逆袭第一人!
但命,却也是真的苦。
他幼年便丧父丧母丧兄,只能沦为寺里的杂役,最后甚至以讨饭为生。
如今人到中年,虽已是人间至高的九五之尊,却又丧子丧孙丧妻。
“而且同年离去的,还有您的结发妻子,马皇后。”
两句话,李不浪便让一代大帝脚步踉跄。
使朱元璋,仿佛脱力般的向后倒去。
朱标连忙扶住了他,随即关切的说道:“父皇,您要振作啊!”
“既然李先生说能救我,就一定也能就母后和雄英的!”
朱元璋闻言这才双眼中又迸发了活力,挺身一把抓住李不浪的双手,以近乎哀求的姿态道:“先生!您一定要救救咱的家人,咱不能没有咱的妹子!”
“她可是一代贤后,您应该也知道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