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地主婆有请! > 第47章 047章鼎盛

第47章 047章鼎盛(2 / 2)

江远宁一听,这“丁娘子”又不知道是哪里冒出来的人,前有郑肖氏,后有老胡头,现在又来个丁娘子,他这是不仅防男人还要防女人?

好气哦。

“什么丁娘子?怎么没听你说过?”他问。

苏临静道:“府城东门外离车墩村不远的双庙桥有一位丁氏,她弹的棉花技术纯熟,棉絮都像花一样飞,用来织布特别精软,松江府的人都把她家的布称为丁娘子布,也叫飞花布。①”

江远宁听她说得一本正经,便没了胡搅蛮缠的意思,对她道:“看来你又找到好东西了?”

苏临静嘿嘿一笑,“算是吧,这种布在文献上听过,如今碰上了当然不能错过。”

对于一个热衷于各自布料收集和研究的人来说,生活在纺织业欣欣向荣的明代松江府,绝对是一件幸事。

这个时期的纺织业通过繁荣的商业贸易,南北互通达到鼎盛,几乎大明朝能叫得上名字的布料品种,都能在这个时期找到实物。

如此机缘,岂可辜负?

江远宁有些不乐意了,埋怨道:“你对布料比对明现还上心,着了魔怔似的。”

苏临静心里直呼冤枉,她哪里是对明现不上心?每天江远宁都霸着明现不撒手,加上王氏经常把孩子领到西院去玩,所以她才会每天抱到自己宝贝女儿的时间很有限。

分明她才是这个家里逐渐没地位的那个人。

“那我今天便带着孩子睡,谁也别想给我抢。”她愤愤道。

江远宁一听她想霸着明现,连忙把她赶出去:“去去去,还不看你的布去?”

“周合等得花都要谢了,你还在这里说废话。”

苏临静被江远宁推出屋里仍不死心,又强调了一遍:“今天换我哄明现睡。”

“滚~~”江远宁把帘子合上。

苏临静:……

此刻她觉得自己好像一个没用的男人,处处遭老婆嫌弃。

——

眼看苏家蒸蒸日上,生意越做越大,田亩棉庄越来越多,姚家作为亲家,有点坐不住了。他们家是没落官宦之家,一贯有读书人的清高在,对经世致用之学甚为不屑,乃至鄙视,以至于家况愈下。

到了姚鸿学这里,家境几乎与白身无异,只是有个秀才的名声,并不有劳役之苦罢了,他原想将儿子姚琛培养出来光耀门楣,可惜姚琛不是个读书的料,只得靠捐监混了个学名。

这让本就不富余的姚家更无以为继,最后也只能自降身价与地主之家的苏家结亲,现在听说苏锦玉的娘家名扬五府,誉满松江,心里难免有心思。

于是这年中秋,苏锦玉借着看老太太的由头,回了趟苏家。

女儿回娘家,王氏自然高兴,把人留在西院里,母女两个说了好些体己话,江远宁也识趣,知道她们有她们的话要聊,也不上赶着过去接待她,只待到傍晚苏临静回来,他才带着明现出来,一家人坐在一起见面。

由于苏锦玉从前的各种骚/操作,导致苏临静一看到宿主这个妹妹就脑袋有点大,然而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全程呵呵。

只不过她这一通表现倒是很有几分宿主从前地主家傻儿子的模样,反而让王氏和苏锦玉倍感亲切。

苏锦玉此次回娘家,不仅对王氏嘘寒问暖,还拿出冰释前嫌的样子与江远宁主动示好,就连明现也带了小礼物,看着很有一副回娘家的感觉。

就在江远宁和苏临静都心里暗暗感叹姚家的神奇,竟治好了作妖的苏锦玉之时,笑脸盈盈的苏锦玉突然把话转到苏临静这边,她道:“我听说苏家现在到处都有织户,江南五府全是我们的布。大哥真厉害,竟把布都卖到官牙那儿去了?”

“确实是这样,你大哥能干,这两年不仅把田地和棉庄的物产提起来,还把布料和鞋子也做得有模有样的。”王氏笑呵呵道。

“这个嘛,同官牙、私牙的生意是你嫂嫂负责的,股东的事也不是我管。”苏临静慢悠悠喝茶,明现伸手过来扒拉她的衣袖,她笑眯眯从果盘里摘了颗葡萄给她拿在手里玩。

苏锦玉嘴角弯了弯,马上又重新堆起笑容,拉着王氏说道:“娘,咱们苏家的布料生意做得这么大,自然须我们自己人多盯着呀,你说是不是?”

“嗯。”王氏默认。

两人齐齐看向苏临静的意思。

苏临静不想搭理,便把目光投向明现,江远宁把明现手里的葡萄拿回来,笑着逗她:“嘿,就不给你吃,吃不到,吃不到~”

作者有话要说:

江远宁:就问你气不气~

①丁娘子布,资料参考自《松江县志》。

最新小说: 公主当年欲占春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回燕门 重生七零:知青媳妇送上门,我打猎养家 全球直播:我靠灵气复苏成神 潜龙无双 日娱:从特摄演员到动作巨星 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出狱你退婚,我一针百亿,你哭啥? 银河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