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导演万岁 > 第889章 《角斗士》的首映式 下 第890章 《角斗士》——经典中的经典!

第889章 《角斗士》的首映式 下 第890章 《角斗士》——经典中的经典!(2 / 2)

他倒了下去。和无数角斗士一样,倒在了这个竞技场中,倒在了大片的花瓣之上。

中景黑白镜头。庄园的路口,马克西姆斯的妻子露西亚带着儿子站在那里,他们看着路口,看着一个人正在朝这边走过来。露西亚满脸微笑地让儿子过去,让儿子去迎接他的父亲。

远景镜头,一条长长的道路,孩子在道路上奔跑,一边跑一边挥舞着手大声欢笑。

马克西姆斯,这个男人,这个角斗士,终于和他的妻儿,生活在了一起。

在女声哼唱的意大利悼歌之下,几千人的剧院静寂一片,观众们全都站了起来,他们在抹拭着脸上的泪水,同时,他们也露出了微笑,露出了马克西姆斯那样的微笑。

“罗马值得一个好人牺牲生命吗?我们曾经相信,现在,让我们再次相信它!他是罗马的战士,让他得到他该有的荣耀吧!”莫妮娅站在马克西姆斯的尸体旁边,用手帮他合上了双眼。

无数罗马人冲进了竞技场,他们抬起马克西姆斯的尸体,抬着他们的英雄迎着阳光走了出去!

无数花瓣飘落!大风在吹!

竞技场的高处,一面巨大的蓝色鹰旗从风中落下,盖住了这个罗马人的尸体,盖住了那张坚毅的脸!一切回归与平静。

特写镜头,一双手,一双黑人的手,将马克西姆斯带在身边的妻子和孩子的雕像埋在马克西姆斯的坟墓跟前。

镜头拉开,那是曾经和马克西姆斯并肩战斗过的黑人同伴。

他看着镜头,微笑着说道:“现在我们自由了。我们迟早会见面的。只是时候未到。时候未到。”

他的笑容,是那么灿烂,如同阳光下的大麦!

哗哗哗!

哗哗哗!

整个剧院。铺天盖地地掌声响起!震耳欲聋!

在这掌声之中。电影失焦,结束。

《角斗士》结束之后,中国大剧院里面掌声如潮!几千人齐齐站起来,对着银幕用掌声表达他们对这部电影地喜爱。

直到电影结束之后现出十几分钟长长的字幕,掌声依然没有停息。

我带着格里菲斯、斯蒂勒、加利·古柏、罗纳德·里根等剧组人员走上舞台向观众致意。

“勇气和荣耀!”

“勇气和荣耀!”

观众们用电影中的台词来回应我们,很多人更是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往台子上扔,前台瞬间被鲜花淹没。

电影首映结束之后,酒会之上。阿道夫·楚克一把把我拉了过去。

“安德烈,我觉得现在最高兴的人,应该是马尔斯科洛夫了。”阿道夫·楚克笑道。

“为什么?”我被他说得有点摸不着头脑。

阿道夫·楚克摊手道:“当初你拍这部电影,还不是和西席·地密尔较劲,说要拍摄出一部和西席·地密尔截然不同的大片来。现在看起来。这部电影不仅远远超过了西席·地密尔的水平。还必然会成为好莱坞大片中的经典,估计会拉动好莱坞一批新地大片的产生。”

“你的这部电影成功了,就等于扇了西席·地密尔一巴掌,马尔斯科洛夫自然高兴得要命。”阿道夫·楚克做了个鬼脸。

“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老马和西席·地密尔之间,真的挺可惜的。毕竟怎么着也都是好莱坞地人,而且合作了那么长时间。”我摇了摇头。

酒会之上。很多记者围了过来。到最后我只得把这些记者打发到格里菲斯和斯蒂勒那里去了,自己落得一身轻松。

“柯里昂先生。你地这部电影拍得真是好,如果让一般人来拍,肯定会拍得空洞无比,但是你地这部电影,真是越看越有味道,尤其是里面的音乐和色彩,让人叹为观止!”爱因斯坦走到我跟前的时候,兴奋得满面红光。

作为一个小提琴家的爱因斯坦,对于威尔第以及意大利的传统音乐是十分熟悉的,事实上,他自己也很喜欢,但是好莱坞在电影中采用威尔第的音乐地人,基本上还没有。

事实上,在好莱坞,电影配乐还并不是被人所看重,很多音乐都只不过是背景音乐,即便是配上了音乐,也都是一些流行地曲调,古典音乐基本上是没有人放进电影里面的。之所以出现这样地现象,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古典音乐不是单曲,往往都是一个整体,一部歌剧或者是交响曲或者是康塔塔之类的音乐,最短的也有一两个小时,这些音乐如果抽出来放在电影里面,大部分的情况下,不但不会为电影增添美感,反而会因为突然插入而破坏电影的整体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是很多的。古典音乐本身如同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体,有着本身自己独特的意义,音乐家在创作它的时候,就已经赋予了这部音乐独特的含义,不管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还是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本身都带有独特的意义的。同样,一部电影也有着自己的主题,如果导演在选取音乐的时候,没有考虑到音乐本身的含义,没有考虑到电影本身的含义,而光觉得一段音乐的曲调很适合画面进而就拉进了电影中的话,肯定就会产生不和谐的结果,造成音乐和画面的冲突、矛盾,甚至是相互诋毁。

相反,如果导演了解古典音乐,又能够把握电影的内核,选取的音乐在意义上能够和画面形成互动,那必然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观众在观看电影地时候,在观看电影中地画面的时候。突然进入了一段古典音乐。这段古典音乐又偏偏是观众熟悉的,那么他必然就会把这部古典音乐中的含义嫁接到电影的画面中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电影,这样的一个过程,是音乐和电影画面重新融合并且创造出新的意向的时刻,也是运用古典音乐地典范,如果导演做到了如此选用古典音乐,自然就不会产生不和谐了。

而这种作法,显然在好莱坞少之又少。好莱坞电影人连在电影中选取古典音乐都很少。就更难谈怎么出色地运用古典音乐的了。

所以爱因斯坦如此激动,也是有原因的。

我们站在那里聊天,聊着电影,聊着音乐,很是投机。

“老大!老大!热闹极了!热闹极了!”就在我和爱因斯坦聊得热火朝天的说时候。甘斯和雅赛尔跑了过来。

“什么热闹极了?”我皱起眉头问道。

“洛杉矶热闹极了呀!”甘斯咧了咧嘴:“咱们的《角斗士》成功了。其他地三部电影各有千秋。”甘斯喘了一口气。

“说说。”一听我这话。我就来了精神。

今天晚上,可是四部电影同时首映地日子。除了《角斗士》之外,还有齐纳曼地《第七个十字架》、西席·地密尔的《撒旦夫人》以及希区柯克的《后窗》。

“老板,电影一放映出来,结果可真的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雅赛尔笑了笑,道:“齐纳曼的电影《第七个十字架》很受民众欢迎,这个年轻人拍起电影来越来越老辣了。但是西席·地密尔这次算是栽了。彻底栽了。”

“西席·地密尔栽了?什么意思?”我惊讶道。

甘斯笑道:“这个地密尔,估计路快要走到头了。他的这部《撒旦夫人》说是他精心准备地艺术片,但是听观众说整部电影依然是20年代地老腔调,没有多少创新,有的只是虚假、华丽地布景,公映的情况很不好,赔钱是一定的了。”

甘斯的话,让我愣了起来。

说实话,西席·地密尔的这部《撒旦夫人》,我一直都挺关注的。之所以关注,并不是因为地密尔现在阻止了巴比伦电影公司而且和凯瑞·洛克菲勒走得很近,我总觉得西席·地密尔是个人才,而且是个对好莱坞来说十分重要的人才,他的出走,对于好莱坞来说,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撒旦夫人》是他出走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如果成功了,巴比伦电影公司自然就站稳了脚跟,如果是这样的话,也算给好莱坞做出了点贡献。但是如果这部电影失败了,不但西席·地密尔的声誉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恐怕巴比伦电影公司的根基都要晃动起来。

西席·地密尔的巴比伦电影公司,说到底是从米高梅电影公司里面分裂出来的,如果倒闭了或者怎么样了,对于好莱坞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所以于公于私我都希望西席·地密尔能够取得成功,哪怕是不大的成功也好,但是现在,竟然栽了。

以后西席·地密尔会如何,巴比伦电影公司会如何,我想这绝对是所有人都会问的一个问题。

而现在还不仅仅是《撒旦夫人》栽了这么简单的事情,因为我和西席·地密尔赌气投拍《角斗士》的事情在美国人尽皆知。现在《角斗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算是让西席·地密尔丢尽了面子。长期以来,他最骄傲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大片,现在在大片上,他的优势没有了,而在艺术片上,他的《撒旦夫人》又栽了,如此一来,他因为出走米高梅而骤降的声望,自然也就更低了。

甘斯说得不错,西席·地密尔这下子恐怕还真的走到头了。

这样的一个结果,我想,即便是马尔斯科洛夫听到了,他也不会有多高兴。我了解马尔斯科洛夫。虽然他现在恨西席·地密尔恨得牙根痒痒。但是说到底,他和西席·地密尔一起这么多年,感情还是有的,他是绝对不想看到自己地老朋友变成这样。

一时间,我地心情变得复杂起来。

“雅赛尔,希区柯克的那部电影怎么样了?”一旁的胖子见我脸色不好,马上转移了话题。

“希区柯克的电影?火了!而且很火!”雅赛尔的一句话,让众人都睁大了眼睛。

“什么!?希区柯克火了!?他的那部电影能火!?”连约翰·福特都不相信。

“是火了。雷电华旗下所有放映这部电影的电影院售票处已经排满了人。这部电影,或许会是希区柯克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部电影!”雅赛尔解释道。

“这样也好,希区柯克一成功,雷电华电影公司内部又要狗咬狗了。”阿道夫·楚克哈哈大笑。

“我也是这么想。”我耸了耸肩膀。

首映式地第二天,洛杉矶的媒体迅速地对首映的四部电影进行了报道和评价。

《角斗士》毫无疑问成为了最受关注的电影。占据了所有媒体的最重要地位置。

“当柯里昂先生和地密尔先生打赌称要拍摄一部与众不同地大片一部真正地大片的时候。我想没有一个人怀疑他说的话。我们只是万分期待地等待。昨天晚上。《角斗士》首映了,当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时候,我的脑袋里面闪现的依然是这部电影中的一幅幅画面。”

“壮观,博大,轰轰烈烈!这可能是所有人对大片地印象,《角斗士》在场面上,显然是无可挑剔地大片标准。但是如果我们拿着《角斗士》和西席·地密尔的《巴比伦》相互比较地话。就能够很容易地发现,地密尔先生的《巴比伦》中。也充斥着壮观的大场面,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在看他的电影的时候,觉得那些大场面就是大场面本身而已,比如,出现在他电影中的庞大军队仅仅只是军队,除了让人觉得壮观之外,没有其他的感觉,但是柯里昂先生的《角斗士》显然不一样,同样是军队,但是从画面中透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气氛,会让你喘不过起来,在《角斗士》中,似乎一切都是有寓意的,一起都是那么的丰富多彩,那么的有味道,让人再看完一遍之后,觉得很多地方自己只是了解了一个皮毛,忍不住再咀嚼一遍。”

“《角斗士》展现的景观镜头,比地密尔先生的《巴比伦》要壮观得多,但是却更加深沉,更加有味道。另外,柯里昂先生在这部电影的每一个画面中,每一个镜头中,都精雕细琢,如果仔细观看这部电影,可以发现几乎每一个镜头里面都很有说法,不管是出现在电影前后的那片金黄色的麦田,还是电影中的音乐,疑惑着是马克西姆斯和卡默多斯进入竞技场的时候,镜头中红色的地面、黑色的观众和蓝色的天空这三种色彩的强烈对比,这些设置里面,都包含着无尽的含义!”

“《角斗士》会成为一个里程碑!大片的里程碑!它是经典中的经典!它让我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大片!”

“所谓的大片,不是说投进去的钱很多,参加的明星多,宣传得程度大,导演的名气大,就行了。这些都是浅薄的。真正的大片,必然带有一种大的人文关怀!一种对真理和普世价值的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善与恶的探讨,对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的反思!导演不再是一个小厨子,相反,他是一个法国大餐的制造者,他有丰富的原料来做出一顿好饭,这饭,会让人在吃了之后落下泪来,让人大为感动,让人陷入沉思,这样的大片才是真正的大片。”

“而现在,在好莱坞,百分之九十九的电影人对于大片的理解,都是流于形式的,都是十分浅薄的。”

在《洛杉矶时报》的头版头条,亚当·伯恩斯坦用一篇名为《什么样的大片才算是真正地大片?》地文章,为《角斗士》拍手叫好。

而在其他的报纸上,关于《角斗士》的评论更是多不胜数。

“我觉得《角斗士》就像是一个阔大的博物馆!之所以这么说。不是指这部电影展现的是古罗马的一段历史。不是说我们可以从里面学习到很多历史知识,而是说这部电影就如同一个宝库,所有电影人都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之前从来没有学习过的东西!不管你是导演,还是演员或者是编剧、摄影师,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你一定能够从中发现让你眼前一亮的东西!”

“柯里昂先生是伟大地,关于罗马的题材,现在在好莱坞都快要拍烂了。大片这种形式不管是观众还是电影人,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了,但是在柯里昂先生的手下,这部电影竟然如此的让人为之叹息!”

“这部电影为什么会成功。我想很多人会从各个方面去探讨,事实上。柯里昂先生地每一部电影出来之后。在美国电影界就会刮起一阵研究之风。不管是好莱坞电影人还是电影理论研究者。显然,我们能够从各个方面研究出来一些成果,这些成果是能让我们学习到不少东西地。但是,我认为,柯里昂先生地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功,有最为根本的一点。那就是柯里昂先生的个人魅力!”

“我一致认为。一个导演拍摄一部电影,就如同一位作家写一篇小说一样。工具一样。各种外界的条件也基本上一样,为什么有的作家能够成为文学大师有的写出来的却是垃圾,那是因为不同地作家有着不同地个人魅力。”对于两个导演,即便是给他们相同的演员,相同地剧本,相同的场地,相同的投拍资金,他们拍出来的电影也会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导演就像是作家。导演的创作,必须要反映自己的特色来,导演要对自己的灵魂负责,对观众负责,对真理负责!”

约翰·福特的这片文章,振聋发聩。

除了他们两个人之外,好莱坞很多电影人也分别从各个角度对《角斗士》进行了热烈的赞扬。

不过在这些文章中,有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篇文章的名字很有趣,叫《从华莱士到马克西姆斯》。

“我觉得如果不是因为和西席·地密尔赌气,柯里昂先生是不会拍摄《角斗士》的,是不会拍摄什么大片的。可即便是这样,仓猝之间准备出来的《角斗士》依然如同燧石一般之让人目光灼热。这是一部经典的电影,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看《角斗士》的时候,会想到《勇敢的心》。我想和我有这个想法的观众,会有很多。两部电影,都是柯里昂先生的作品,都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都是一个男人的故事,最后这两个男人都死了。”

“在情节上,两部电影有很大的相似。在场面上,两部电影同样的博大,一个是苏格兰,一个是古罗马,在音乐上,更是同样的精益求精,一个是苏格兰风笛,一个是意大利歌剧……相似的地方很多,但是我感觉出不同的地方,是这两部电影的内在精神。”

“相比之下,《勇敢的心》要柔和一些,要平静一些,就如同苏格兰的风笛一般,静静地婉转地流出忧郁和自由,它是有着些许的柔软的。但是《角斗士》坚硬滚烫,就如同意大利中的高音咏叹调,是那种酣畅淋漓的呐喊,那声音,使血液沸腾时发出来的声响!”

“威廉·华莱士是英雄,追求自由的英雄,他是飘逸的,是潇洒的,马克西姆斯也是英雄,担当责任的英雄,他是沉重的,是坚毅的。”

“我想从这两个人物的塑造上,就可以看出柯里昂先生这几年来心境的变化。拍摄《勇敢的心》的时候,他是好莱坞电影新锐,自由空明,几乎不必要担当什么责任,他可以轻装上阵,现在,作为好莱坞电影之父,柯里昂先生的身上压着整个好莱坞,他始终都是好莱坞的基石,都是好莱坞的支柱,所以如今的马克西姆斯,是那么的沉重而厚实。”

“两部电影,有着不同的美,同样都成为经典,但是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好莱坞优秀导演的心理路程。”

“而能够担当责任,无疑是真正的好莱坞电影人应该做的事情。好莱坞应该庆幸有了柯里昂先生,好莱坞也应该庆幸有了一批像柯里昂先生这样敢于担当责任的电影人。正因为有了他们,好莱坞这艘超级大船才能够驶向光辉的彼岸!”

这篇文章,写得很是独特,很难用一般的影评去评论它。

我看了一下坐着的名字,然后就笑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我想这个名字没有人不知道的。

《角斗士》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仅是在声誉上,票房上也一片飘红,虽然投资超过了1000万,但是根据首映第一天票房推断,在一周之内,这部电影将会给梦工厂带来至少2000万的收入,如此高的票房,绝对会创造一个新的历史纪录!

各大媒体在关注《角斗士》之外,也没有忘记另外的三部电影。

齐纳曼的电影《第七个十字架》,受到了不少人的赞扬。

“这部电影充满着想象!一个年轻导演的无穷的想象力!《第七个十字架》中,那种从容不迫侃侃而谈的叙事节奏,让人很难相信这部电影出自一个年轻的电影新锐导演之手。整部电影在人物的刻画上十分的到位,艺术表现力上同样的是弹性十足,尤其是对于影片画面色彩的把握上,可以看得出来,齐纳曼先生深受梦工厂学派尤其是柯里昂先生的影响,匠心独具。”

“齐纳曼拍了一部好电影。《第七个十字架》的可贵之处,在于这部电影鲜明的个人风格!这部电影,让人想起了柯里昂先生的第一部电影《色戒》,当初那部电影出来之后,让所有好莱坞电影人都觉得眼前一亮,齐纳曼的这部电影便是如此。”

“假以时日,齐纳曼先生,必然会成为一代电影大师,必然会成为米高梅电影公司的顶梁柱。”

媒体对于齐纳曼的《第七个十字架》赞叹有嘉,我想马尔斯科洛夫那家伙现在肯定乐不可支了。

齐纳曼获得了成功,西席·地密尔这下子算是惨了。

各大媒体上,对于他的那部《撒旦夫人》一片讨伐谩骂声。

要说名望,西席·地密尔无疑是好莱坞最有名望的电影导演之一,他是少有的几个被称为大师的人。但是正因为他的名望如此之高,所有民众根本不允许他出现这样低级的表现。

不过这一次,西席·地密尔被骂得实在是太惨了。

最新小说: 恋综谈个恋爱,你把女神变胖娃? 光之国:开局捷德,怪兽娘臣服了 大庆:包青天模板,龙头铡庆帝 崩铁:让你写希望,你写流萤扑火 熊猫妈妈别追,我真不是崽它爹 穿越成咆哮虎,目标神奇宝贝大师 穿到哪里都要考编 老沙,我提个建议,让侯亮平下乡 一念关山之辰月之旅 四合院:七零开局?那我选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