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这句出自道德经的名句,在西凉军中,也许其他悍将所知甚少,但贾诩是太熟悉了。
贾诩怔怔的看向李奉先,并非是因为他知道这句话而惊异,
而是,李奉先只是做个菜烤个肉,还能有如此深度?
学而时习之?
于平常小事来感悟所学?
心中一种说不出的感触,让贾诩再看向李奉先的眼神,也不禁更多了几分好奇。
“奉先小哥,以为此话何解?”
听到贾诩那么文绉绉的问话,李奉先有些无奈道,
“别这么拘谨啊。”
“认识了那么多人,也就你能跟咱谈得来,多探究点书本上的东西。”
“这话也没啥深意吧,不就是治国嘛,跟做菜一样。”
“看似复杂,实则简单。”
李奉先看了眼一旁的董白,他轻咳道,
“做菜嘛,一个是火候,一个是佐料。”
“需要精心一些,这样做出来的好吃。”
“治国呢,同样是需要精心一些,诸多国策与律法之属,则可为火候与佐料。”
“不能没有,却也不能过头。”
李奉先顿了顿,又说道,
“但也可将百姓,比之锅中鱼肉菜蔬。”
“就如这烤肉,不需要时常的翻来覆去的,可等一面半分熟再翻动即可。”
李奉先说的也算是简洁了。
而贾诩则是细细品味这番话,嘴里的牛肉似乎也无甚滋味。
“先生真乃大才。”
贾诩心中陡然一晃,
“就如那鱼肉,若是放置锅内,翻来覆去者,很快便会破碎无形。”
“而细细熟透一面再翻过另一面即可。”
“百姓若鱼肉,倒是如此!”
从称呼的改变,贾诩就差正襟危坐而求学了。
不过李奉先明显没太在意这些细节。
“老贾啊,但也不能将百姓真的都当鱼肉啊。”
“你觉得治国是什么呢?”
“虽是治国,实则治人啊。”
“将百姓管理好了,那不就国家也安稳了?”
“就好像是治军,同样的道理。”
说话间,李奉先似乎才终于显露出说这番话的真正用意。
“董白!”
“你丫.......你听到了没?”
董白仍是百无聊赖的样子,
“是是是,师傅说的都对。”
“反正你是我的,以后我在前面打仗,你跟我后面出主意不就得了。”
“再说,不用那么麻烦吧?”
“真有不听话的,直接一锤子砸过去就完事了。”
似乎是因为与李奉先待久了,
一些口头禅,董白也是说的很顺溜。
只是,
这个回答,明显让李奉先很恼火。
“得!”
“跟你是真讲不明白了,你得动脑子啊。”
“别总想着打架啥的,你就是最后打了个多大的地盘,不还是要动脑子想着,怎么治理么?”
“还有军队啊,还有笼络人心啊,你.......算了算了,你还是吃你的烤肉吧!”
董白哼了声,小声嘀咕道,
“你当脑子不就得了,哼.......”
类似这样的情况,似乎是真的太多了。
因而,李奉先也是真懒得再多说的样子。
“先生确有大才,这般思想,当真让贾、老贾长见识了。”
这时,贾诩躬身叹服,
“不仅是对古籍自有理解,便是作为老师,也是罕见的。”
理解古籍文章,这其实就已经是碾压很多人了。
但显然,
通过刚刚那一番言谈,贾诩骤然才明白,李奉先并不是想要跟自己谈论什么古籍文章或者是治家治国的内容。
而是,借此来教导小主公董白!
从最初的做烤肉,然后随意的谈到这个‘烹小鲜’的问题,继而展开谈及治国与百姓的问题.......
虽说这个问题,根本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
但只要是先掌控了个最基本的思想,那对以后的一些观念理解,都是事半功倍的。
而且,
最有趣的是,李奉先的这种‘授课’的方式。
烤肉好吃吧?
烤肉喜欢吃吧?
会记忆深刻吧?
那么,一边烤肉,一边不动声色的传道一番理念,这才是最绝妙的!
若说此前,贾诩对李奉先更多的,是一种好奇和惊异。
那么这次,则是多了更多的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