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咱刚建国,你征服世界啦? > 005 湖广流民,新官三把火,上任第一难!

005 湖广流民,新官三把火,上任第一难!(2 / 2)

在朱文正手下的圈子里,都叫他大聪明,

无他,就是办事特别勤快,能得到太子爷朱文正赏识。

当然,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收仆人和管家,肯定不会收那些文绉绉的弱小。

老魏膀大腰圆,络腮胡子,背着砍刀,腰间横着两截钝棍,

很显然,特种战士啊。

大砍刀用来砍那些轻甲或者不带甲的小兵。

遇到那些甲胄精良,普通武器难以重创的甲士,

就用钝器!重创敌人。

可谓是朱文正手下头号直属大将才。

当然,老魏力大无比,还能使大戟,只不过,重棍便于携带。

朱文正看着老魏,笑了笑,缓缓说道:

“走出个一日千里,走出个虎虎生威,走出个恍若隔世,霸气外露!”

“明白!”

说着,老魏下马,走的还别说,有模有样的。

不过,随着几人逐渐靠近洪都城,

很快,距离城门不远处的一出乱象,就引起了朱文正的注意。

人!黑压压的一片,就拥挤在城门边缘。

本来远远的看去,朱文正并没有发现这些人有什么意义啊,靠近了看清楚了,才不由感慨。

这些人,好一点的,可能是吃草根树皮,导致营养不良而浑身浮肿。

更有甚者,一些饥民饿得太久,不但脂肪耗尽,就连肌肉都已萎缩,皮包骨头活像干尸。

流民!

这年头,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这一时期的流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便是元朝朝廷的不作为,再加上天灾问题,元朝末年的流民逐渐增多,甚至于延续到了洪武年间,也就是朱元璋建国后!

而在他建国之前情况自然是更加不容乐观。

其二便是元朝末年的战争导致的,明太祖实录曾有这样的记载:自兵兴以来,民毋宁居,连年饥馑,田地荒芜。

简单来说,因为战争的问题,老百姓没有了居住的地方,田地也无人耕种。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流离失所,逐渐演变成了当时的流民。

自古以来,想要占据整个中华大地,必须要先逐鹿中原。

因此,元末明初,河南、河北、山东等一带的流民最多,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弃田逃亡。

而南方难道就相对富裕,流民少了吗?不。

南涝北旱,北方有旱灾,南方自然也有对应的灾难。

台风、洪涝灾害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大规模的流民潮。

特别是在江南地区,水系发达,洪涝灾害更为严重,颗粒无收都是常有之是。

明初著名的,就是江西填湖北,江西填湖南,背井离乡之旅,江西填湖广!

明朝江西百姓为何偏爱湖广地区进行大规模移民?

可见,江西相对富裕,你得有人,才能够移民去填其他地区呀。

而湖广地区连年战争,湖广地区十室九空,田地荒芜,

“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

兵戈四起,天灾不断,斗升小民无以为继。

大量的田地荒芜,地广人稀的湖广依旧是潜在的鱼米之乡,

就是人烟稀少,基本死的死,逃的逃。

逃去哪里?临近的江西不就是好的选择?至少那里的人还能活下去呀。

这种流民,朱文正自然不陌生。

因为他自己就曾经是其中的一员。

老朱家,在起义前,不就是饭都吃不起,被逼的活不下去的流民?

在古代,本分的农民很容易满足,一辈子甘愿被圈外地里头,户籍制度,让他们甚至不能擅自离开家乡,否则就是黑户。

哪怕是饿肚子,但凡能够让一家人能活下去,也不会有造反的心思。

不到绝境,谁愿意揭竿而起呢!

朱文正看着这些元末明初的流民,一时之间有点犯难,

俗话说,新官三把火,

这流民问题,恐怕就是他的上任第一难!

最新小说: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大明:嘉靖修仙啦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年轻气盛八皇子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极品假太子 武成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