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进京吊唁,朱标托孀徐妙云 > 第四十章这就是咱的大孙呐

第四十章这就是咱的大孙呐(1 / 2)

朱雄煐话不停的说出:

“这土豆的老家在极远的海外,我也是偶尔才获得,”

“我这土豆一般都是三千到五千斤的产量,”

三千斤到五千斤亩产量,一般是现代的良种才能达到的效果,

此时的南美的原产土豆,肯定是没有这么高的产量的,

他的土豆是系统签到的,自然品质优良,所以才能达到五千斤的产量。

...

朱元璋此时瞳孔放大,呼吸急促,甚至手都哆嗦了起来。

脑海中,只有“五千斤”这个数据在一直回荡,一阵阵的冲击着他的神经。

亩产五千斤,五千斤呐!

那是什么概念!

他记得清清楚楚,朝廷去年统计,北方夏麦秋粟,只收三百余斤。

江南种植水稻,产量高些,平均亩产量是五百七十斤,不到六百斤,

当时负责统计的官吏还写奏折报喜,认为是大丰收。

但跟这土豆一比,六百斤对五千斤,根本没有可比性。

直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突然,他的激动之色冷却了一些,

却是想到了几个关键问题。

要是这土豆的种植要求极高,

或者成熟时间太长...

朱元璋不敢再想下去,

直接看向朱雄煐,伸出手握着朱雄煐的手臂,

双眼睁大,缓缓的问道:

“孙儿,这土豆容易养活吗,多久可以收成?”

他脸上带着复杂的神情,却是害怕从朱雄煐口中听到土豆不好种植的信息。

甚至,手都不自觉的抓紧!

刚刚知道土豆这亩产五千的神物,

要是只能在少数地方种植,不能大规模推行出去,那就太让人可惜心痛了!

朱雄煐明显感觉到老爷子手上的力度,却也不抽出手来。

而是正色道:

“皇爷爷,这东西两月一熟,而且极易栽培,不挑土地,才有土豆之名。”

“其实,在南方水多的地方,可能还限制了土豆的产量”

“要是塞外草原、秦岭丘陵、辽东等地方,产量还能高很多!”

朱雄煐没有夸张,土豆是喜欢低温的作物,适宜生活在气候冷、光照强度大的环境中。

秦岭、东北等几个地方,在后世也都是知名的土豆产地。

当然,以后的东北现在只是叫辽东。

朱雄煐说完这些,

最新小说: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极品假太子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 年轻气盛八皇子 大明:嘉靖修仙啦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武成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