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外围的警戒哨,李轩带着陈雪宁向自己的聚落走去。
虽然他已经决定将首府定在后世的台中地区,但现在却只是有着简陋的木屋而已。
不过,这一切在雪宁的眼中,可是非常惊讶的:“轩哥哥,这里是什么地方啊,以前,以前似乎没听爹爹说这里有这么一个大村子啊!”
李轩道:“以前当然没有,这里是我建设的!”
陈雪宁惊讶:“你建设的?你才离开大半个月,就建起了这么大一个村子?”
李轩:“正是!”
陈雪宁道:“那刚才拦截我的人,还有现在这里穿梭的人,都是你的伙计?”
李轩:“是的!”
陈雪宁奇怪的看着李轩,突然之间感觉他很陌生:“你还真的……是一个大海商呢!!”
虽然以前就知道李轩是海商,但并没有直观感觉。
现在看到他有这么多的手下,就算是陈雪宁不太懂,也能知道李轩不简单。
随即,她的心中多了一份自卑。
自己这样一个农家女,真的能让人家看上吗?
李轩却不知道小女人的心思,他问道:“陈大叔和大婶还好吗?”
陈雪宁叹了口气,带着几分伤感道:“还能怎么样,快月底了,正忙着给蒲寿庚准备贡品呢!!
这样的苦日子,可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爹爹和娘亲整日忙碌,累弯了腰,也只是勉强能交上蒲寿庚要的而已!
家里天天有一顿没一顿的!”
“是这样嘛……”
听了雪宁所说,李轩点了点头。
现在的琉球没有官府设立,民众也不在大宋的名册当中,但并不是没有人插手这里。
毕竟,三万汉民的税收也是不少呢,那都是官吏眼中的肉啊!
福建沿海招抚使蒲寿庚,会定期派人上岛收税,当然,这税等于是他私自收的,大宋朝廷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三万人存在!
而陈雪宁她们所在的匠户村,都是当年生活在临安的匠户,后来逃难来到琉球。
蒲寿庚对他们的税收是每个月上交一艘海船和一万斤盐。
匠户村一共七百多户人家,一万斤盐分摊到每家就是十五斤。
平时男人要去船厂为蒲寿庚造船,还要下海捕鱼以维持生计。
所以煮盐的工作就都落到妇女和老幼身上。
他们每天下海挑水,上山砍柴,整日忙到半夜,一个月算是勉强能煮出十五斤盐。
可想而知大家的日子有多苦!
“雪宁,以后匠户村的一万斤海盐,有我帮忙上交,这样大家就会轻松点了!”李轩淡淡说道。
他来到此地,第一个开发的项目就是晒盐,自然是有原因的。
毕竟,雪宁一家救了他,匠户村人待他也很好。
他当然要报恩了!
“轩哥哥,你在说什么胡话啊,那可是一万斤海盐呢!”
“我知道你是个大海商,可是你也不可能将全村的海盐都包了吧!”
“都怪那该死的蒲寿庚太黑心,简直不给人活路啊!”
听到蒲寿庚,李轩的眼中泛起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