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个对朱杞忠心不二的人。
朱梓倒抽一口冷气。
别说他了,就连他老爹也不敢说,能有三千个人对自己完全的忠心不二,且当成神来侍奉!
这简直太可怕了。
朱杞打了个寒战,下定决心自己在离开这座岛之前,都绝对不能与朱杞起半分冲突。
“诸位,这就是船厂了。”
朱杞回头笑道。
而此时陈向东已经张大嘴巴愣在了原地。
陈向东自己也曾做过水军统领,因此在没有见到船厂之前,他曾经幻想过很多次朱杞的船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毕竟他曾经见到那长二十尺,宽十尺的船,自觉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
可当他真正看到朱杞的船厂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什么叫做夏虫不可语冰。
他以为的船厂不过是一堆切割好的木料,一些工人忙忙碌碌的将木料拼成战船的模样而已。
然而他眼前的井然有序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他的视线范围之内,工厂之内的行为就像一条河流一般。
最前面的人将木材做简单处理,随后就传递给下一批人。
下一批人将木材打磨成零件,随即交给另外一些人进行拼装。
再然后是更大规模的拼装,刷漆,试水,下海。
从木材到成船,每一步都有条不紊。
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擅长做的事情,从而将整座船造的十分完美。
所有人都没有全程参与船只的制造,但所有人都全力参与船只的制造。
这大概是这座船厂能够将船造得如此精美的缘由吧。
“陈知州,本王这道流水线你觉得如何?”
朱杞淡淡笑道。
流水线。
陈向东将这三个字在口中反复念了几次,蔚为赞叹。
“流水线,这个词简直精准到了极点!”
这工序和制造过程可不就像流水一般吗?
“各行其事,各安其道,滔滔不绝,绵绵不断!”
“赵王殿下,恕臣才识浅薄,如今只能说一句着实佩服了。”
陈向东心服口服的对朱杞行了十分郑重的一礼。
朱梓虽然对造船一无所知,但看着这些人井然有序的活动,也心惊肉跳。
从这群人被太阳晒得黝黑的皮肤,和眉眼之间与大明不同的粗犷来看,这群人俨然就是陈向东口中的土著无疑。
要知道,若是要将一群土著培养成如今的模样,需要耗费多大的心力,又需要多少时间?
朱杞从南京出来到如今也不过短短两个月时间,他究竟做了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