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登基(1 / 2)

天启七年月丁巳(年月4日),在京七品以上文武官员、勋贵,在午门外按照大朝会的礼仪整顿就绪当御史台各官最后检查完毕,就伴随着进朝的钟声,文武百官分两侧进入午门,途径会(归)极门再过文昭(武成)阁,进入皇极殿,分班站立,静候皇帝。

当一个内侍用尖细的声音道:“皇后娘娘、信王殿下驾到”殿内一阵议论声,不过在礼部官员的呵斥下,立马恢复了安静。

张皇后庄严的站立在龙椅旁边,将文武百官收入眼中,矗立良久,用极其悲痛的语气道:

“陛下已于亥时驾崩了”

顿时殿内忠臣们一副痛哭状。不过有几个东林党官员默默的心里大松了口气,甚至还有点欣喜若狂,却不敢表现出来.

另外还有一人却是真的痛不欲生,那人便是赫赫有名的当朝九千岁、东厂厂督魏忠贤,在此之前当真是权倾朝野,好不风光!但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启皇帝一去,他这个前朝大权监还有没有昔日的风光了?

甚至对于他过去的所作所为,性命能不能保住

都难说啊,顿时,鼎鼎有名的大权奸后背直冒冷汗

张皇后随即又道:“先帝驾崩前,曾下遗诏,王大伴宣先帝遗诏吧”

殿内文武百官看到要宣召的是王承恩,心里大概已经知道新君是谁了。

王承恩打开遗诏:

“朕以眇躬,仰绍祖宗鸿业七年于兹,深惟皇考取法尧舜之训,兢兢业业,不敢怠遑。

迩者三殿告成,光复堂构,夷氛屡挫,边圉渐安。

方锐意治平,与民休息。

不谓禀赋虚弱,自青宫已然,及临御以来,东西多警,朝夕在念,益用忧劳,多思伤脾,遂致绵惙。

今乃复触夙恙,衄血陡发,凭几弥留,殆不能起,有负先考顾托之命,朕用尽伤。

若夫死生尝理,人所不免,惟在继统得人,宗社生民有赖,全归顺受,朕何憾焉。

皇五弟信王,聪明夙著,仁孝性成,爰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丕绍伦序,即皇帝位。

勉修令德,亲贤纳规,讲学勤政,宽恤民生,严修边备,勿过毁伤,内外大小文武诸臣,协心辅佐,恪遵典则,保固皇图。

丧礼依旧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毋禁民间音乐嫁娶,宗室亲郡王藩屏为重,不得輙离封域。

各处总督镇巡三司官地方攸系,不许擅离职守,各止于本处朝夕哭临三日,进香差官代行。卫所府州县官土官,俱免进香。

于戏!兄弟大伦,幸社稷只有主;君臣至义,期夹辅以为忠。尚体至怀,用承末命。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文武百官自是泪声俱下,山呼万岁,莫敢不从!

此时的朱由检已是一身黄袍的皇帝装饰,正襟危坐在龙椅上,其实心里早就是七上下的,大概是受到了前世影视剧的影响,以为凡是权力交接必然会血雨腥风。

但他哪里知道,此时的东林党为首的文官已经心满意足了!

示意王承恩宣继位诏书!

苦命的王承恩又开始读了一段长长的崇祯皇帝继位诏书;

即位诏

“诏曰:我国家列圣,缵承休烈,化隆俗美,累洽重照,远垂万祀。

我大行皇帝,仁度涵天,英谟宪古,励精宵旰,锐虑安攘,海宇快睹,维新疆土,勤思恢复,万机总揽,六幕禔休。

方启宏图,忽宾龙驭。

爰膺顾命,及予眇躬。

侧聆凭几之言,凛念承祧之重。

文武群臣军民耆老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乃仰遵遗诏,与月二十四日祗告天地,即皇帝位。

朕以冲人统承鸿业,祖功宗德,惟祗服于典章;吏治民艰,将求宜于变通。

毗尔中外文武之贤,赞予股肱耳目之用,光昭旧绪,愈茂新猷。”

朱由检在龙椅上坐着都快睡着了,他全完不知道站在下面大臣和宣读诏书的王承恩有多累!

不过也就是半个时辰之后结束了这枯燥无味的登基大典!

诏书宣读完了之后朱由检对着所有人说道:“改元年号为“崇祯”次年“崇祯”元年!”

下面文武大臣立马又是: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也太梦幻了吧!

这就从一无所有到这前世所有男人做梦都想当的皇帝!

最新小说: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大明:嘉靖修仙啦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极品假太子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年轻气盛八皇子 武成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