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四杰(2 / 2)

见李余沉默,杨炯自以为戳中了李余的软肋,也就很大度的不再纠缠:“今日你我论诗,比的是文采,我不以声名压你,你也别摆宗亲的架子。你若胜我,我自当以礼相待;你若不胜,这才子的称呼,也就休要再提。”

看看人家这觉悟,这才叫君子之争。

再看看身边那个刘姓老银币,啊呸!

一个坑接一个坑给我挖,你是挖土机吗?

挖土机刘仁轨,似乎也很喜欢这种君子之争,拊掌赞道:“咱们读书人,正该如此!若是打打杀杀,弄得血刺呼啦的岂不有辱斯文?”

呸!

你也配说斯文?

杨炯和李余很有默契地不理这个老可爱,开始掰头。

杨炯先出题:“我痴长你几岁,就不拿新作为难你了。某有旧作《从军行》一首,你且听了: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好!”

对这一首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战歌,吃瓜群众齐齐赞了一声好。

就算是李余,嫌杨炯不讲武德一上来就是王炸,也不得不说杨炯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很是把投笔从戎的壮志描写得很到位。

但,论励志歌曲,王昌龄这个“七绝圣手”可是比你个“四杰之一”强太多了。

李余做不好意思状:“这不巧了不是,小子也写了几首《从军行》,今天就随便挑一首,请大家品鉴一下吧!”

这话一说出,不仅吃瓜群众一片嘘声,就连杨炯也笑了。

年轻就是好啊,很有勇气嘛!

李余暗自冷笑一声,开始朗诵:“《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因为是抄袭背诵课文,李余还不忘谦虚了两句:“写的不好,请各位多包涵多包涵哈!”

这叫不好?

这叫很好好不好?

呃,这么说会不会有点伤了杨炯的脸面?

众人面面相觑,杨炯面若死灰,喃喃自语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好一句穿金甲,好一句终不还!”

良久,杨炯回过神来,对李余深深一躬:“杨炯无知,还望先生莫怪!此生,只要先生在座,杨炯必执弟子礼!非先生准许,杨炯此生再不写诗!”

不要啊!

你都三十多了,为什么还这么冲动呢?

万一,因为我四杰变成了三杰,别人会骂死我的啊!

刘仁轨也没想到是这样一个结果,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但老银币自有老银币的招数。

干笑了两声,刘仁轨劝说道:“杨令明(杨炯字令明),不要因为一时之败而认输嘛!就像我们打仗,输多少次都无所谓。只要逮着机会,照样能反败为胜、一招毙命!”

“对啊对啊!”吃瓜群众也一起劝说,“李公子这首诗说不定是从别处抄来的呢,不一定作数的!”

“对啊对啊,他这只是其四,有本事让他把其他几首都写出来啊!”

杨炯的臭脾气发作了:“住口!你们是嫌我丢人丢得还不够吗?李师的诗,必然是字字珠玑,岂容怀疑?”

我有这么优秀吗?

我可不是诗仙啊!

就在李余不知道要不要再装一波的时候,杨炯话锋一转:“当然,其他人是不是对李师心悦诚服,我就不知道了。”

虚伪的文人哟,你直说要摇人不就行了吗,干嘛这么拐弯抹角?

最新小说: 武成年后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 大明:嘉靖修仙啦 极品假太子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年轻气盛八皇子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