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步行约一个半小时后,卡修来到了外围区一个叫‘桑托拉’的城镇。
桑托拉是一个贫民窟,约有十万常住人口。
当然,具体数字肯定不止,因为流星街不需要登记身份资料,可以随意进出。
当地居民所住的房子几乎都是铁皮房,这种铁皮房搭建成本低,不需要太大的成本还人工,所以很受欢迎。
缺点是冬天住在里面会很冷,寒冷的空气会从铁皮房的缝隙中穿过,让住在里面的人瑟瑟发抖,牙齿打颤。
夏天则会很闷热,因为铁皮不隔热,住在里面就像是进入了4小时营业的桑拿房一样,整天汗流个不停,一年中只有二三四月份时才会好受些。
往往一个铁皮房里居住着至少五六口人,多的甚至有十三四口人挤在一间不足五十平米的铁皮房里,可以说完全没有居住体验,生活条件十分有限。
看着道路两侧一排一排的铁皮房,卡修有些触景生情。
犹记得两年前穿越过来时,他便在这样简易的的铁皮房里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那对于他来说是一段艰苦难熬的日子。
虽然他现在住的房子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房,但比起这种铁皮房,不知好上多少倍。
不过,也多亏了有在这里生活过的经历,才让他得到了足够的成长经验。
卡修走在不太平整的土路上,这里的路都是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颠簸,偶尔还有积水坑。
道路上几乎不见几辆车子,大部分人出行都是走路,而且有些人连鞋子都没有穿,他们习惯了赤脚走路。
在流星街的外围区域,像‘桑托拉’这样的贫民窟大大小小至少有二三十个,每个贫民窟里都生活着至少十万以上的人口。
他们当中有一部分是原住民,在很久以前就生活在了这里,出于各自原因没有搬迁。
原住民每月都可以从当地的‘管理机构’领取一笔救济金,有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
而外来者则没有这个福利,他们想要在这里生存下去就必须付出劳动力,用工作换取酬劳。
而当地的经济水平很低,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平均只有戒尼,相当于三瓶果汁的钱。
如果是技术工种的话,则工钱会高出不少,但也不会超出一千戒尼一天。
在流星街的贫民窟里,还存在着很多身份不明的的流浪汉、小偷、抢劫犯。
他们在外界某地犯下罪行,因为走投无路便躲到了流星街,通常会等到风头过去之后再离开。
由于这些人生性本来就恶劣,所以即便是来到了流星街,也不会老老实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