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太子不但没有去世,反而苏醒过来活蹦乱跳。
郑国公整个人都懵逼了。
他哪怕用自己那不够发达的小脑袋去想,也知道这回是真的祸事了!
天大的祸事!
如果太子不幸薨了,自己出面拒绝自家妹子的联姻,可能会吃些挂落。
但基本也不会有根本上的受损。
毕竟,尽管算是有了婚约,但毕竟尚未正式成婚。
再加上自家死去老头子的几分薄面,皇上到最后也不会真的拿常家怎么样。
最多就是当时心里不舒服,小小的惩戒一番罢了。
可如今太子从昏迷中清醒过来了,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整个常家,可能都要倒了!
他是真的慌了……
……
朱元璋不信什么神佛,尽管他曾经当过和尚。
但朱标的顺利醒来,还是让他长舒了一口气,放下了心中的大石。
他心里暗暗想道,自家的大明王朝还是受到上天眷顾的……
可朱标苏醒过来的那一番话,却让他悚然一惊。
也许,这也是上天派来示警……
他是个极有决断之人,当下便问朱标:
“标儿,你说朝堂之上淮西乡党太多。”
“左右丞相又都不可靠……”
“然而如今我大明朝初定,方兴未艾,不用这些人的话。”
“还能用谁呢?”
朱元璋也不是傻子,相反他是个十分聪明的帝王。
淮西勋贵集团的势力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颇有几分尾大不掉之势。
李善长虽然因病致仕了,但他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却仍然十分巨大。
烹大国如治小鲜,急不得。
然而朱标很轻易的就看穿了他的想法,毫不客气的说道:
“父皇!”
“正是因为我大明朝才刚刚开始,才更要防微杜渐!”
“新朝就要有新气象,要扫除过去灰尘,打破陋习的枷锁!”
“正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
“须知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呐!”
见得朱元璋有些意动,朱标更是说了一句:
“昔日唐太宗李世民开科举,曾言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
“如今我们也正该这样去做!”
朱元璋听得眼前一亮,但他随后又摇了摇头,说道:
“今年咱不是也开了科举取士?”
“共取了名士子,但看起来实在是有些不堪大用啊……”
朱标坚定的对他说道:
“那就说明您取士的方向出问题了!”
他对着朱元璋娓娓道来:
“我朝新开,正是气象更新、活力万千的时刻。”
“那些只知道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要来何用?”
“科举取士,我们要取的是脑子活泛、知书明理、懂得朝廷法度和基础运转的人才!”
“决不能是一些抱着书本只会之乎者也的酸臭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