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我等分内事吧!儒家、道家、阴阳家...都有强者亲临,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甚至有传闻,那个神秘莫测的鬼谷子,竟破天荒的收了第三子,也不知何意。”
话音刚落,华服中年的身影已消失不见,好像从万丈悬崖跃下一般。
依旧有些癫狂的老头一脸狞笑。
“强者?越多越好啊!正愁祭天大阵无人献祭呢!来吧...来吧!都来吧!”
...
泰山,远古时期又作“太山”,至于为何改名,无从知晓。
山脚处的埋骨镇,没了往日的清冷。
短短一日之间。
整座小镇好像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来了许多外乡人。
有背着重剑的汉子。
有手持长剑的剑客。
有鲜衣怒马的世家子。
也有身着道袍,卦加身的道士。
小镇百姓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如此。
不过早些时候,有官府中人下达了迁移令,让他们离开此地。
但小镇百姓大多土生土长,习惯了一方水土,哪里舍得离去?
络绎不绝的小镇上,有许多行当。
除了那些酒楼、客栈等。
在通往山巅的一条热闹小道上,有一个尤为奇怪的小摊主。
看年纪,也不过约莫十一二岁罢了。
可是一副嘴皮子却老练至极。
与小镇行人打的热火朝天!
他身上着一袭道家法衣,头戴一顶儒冠,兜里揣着一堆卦阴阳图。
临了。
腰间别着一柄桃木剑,手上作着儒家礼。
口中却说着“横剑攻于技,以求其利,是为捭;纵剑攻于势,以求其实,是为阖。捭阖者,天地之道。”
然后在小摊旁边伫立着比他个头还高的一副字:
“阴阳五学,诸子百家;”
“经略杂谈,天下万道。”
横批:无所不精!
最后在落款处,歪歪扭扭的写下一行小字:
算前世今生,半两足以;
欲争渡改命,一镒尚可。
原来是个不伦不类的算命小骗子啊!
当然没什么人闲着去真找一个半大小子算命了。
不过却有个小镇的小女孩见他可怜,天天偷摸着送些吃的给他,生怕他饿死了一般。
哎!
还是头一次见混的如此落魄的外乡人呢。
瞧瞧那些个背剑驾马的,哪个不是威风凛凛,气度不凡的?!
小道士无所谓。
依旧笑嘻嘻的打趣点评来往众人。
直到这一日。
有一个貌似儒袍的家伙站在自己的小摊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