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为大明也为中华(1 / 2)

朱允熥自请流放,就藩夷洲的请求,朱元璋最后还是答应了。

此消息一出,朝廷上下一片哗然。

有嘲讽的,有感觉莫名其妙的,也有在一旁看好戏的。

特别是朱允炆,听到朱允熥将去夷洲就藩,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那个在他看来鸟不拉屎,又海盗成群的地方,自己这个弟弟过去怕是九死一生了。

这样也好,有人帮忙收拾了,倒也省了自己动手。

接下来乾清宫向外发出了两道诏书。

第一道诏书是。

淮郡王朱允熥,扰乱朝会,君前失仪,流放夷洲。

第二道诏书则是。

淮郡王朱允熥封吴王,流放夷洲的同时准其节制夷洲军政事务,将功赎罪。

两道诏书一出,最高兴的还是朱允炆。

封吴王又如何?

挂个名而已,建藩还是在夷洲。

夷洲那是人待的地儿吗?

自家这个弟弟去了,恐怕再见无缘喽。

只是,后面乾清宫传出的小道消息,又气得朱允炆直跺脚。

传出来的消息是这样说的。

皇上担心吴王的安全,特命开平王府挑选十六卫精锐七千人组成王府三卫共入夷洲。

又命浙江、福建两省调派三十艘大福船至泉州港归吴王调遣。

同时皇帝还下令,未来一年内,运粮五十万石,迁内陆人口五万,工匠三千至夷洲。

先期工匠一千五百人,百姓两万人,粮草十五万石由京师及周边迁出,乘海船于三月底出发。

最终,朱允熥就藩夷洲的目的达成了。

洪武二十六年,四月初。

朱允熥率领先锋大军两千人,工匠、百姓各五百人浩浩荡荡南下。

同行的包括开国公常升之子常继祖,吴王府左长史铁铉以及四十余名王府文武官员。

他们要从宁波港乘船出海,而后一路南下直驱大帮坑(现在的湾湾省府附近)。

等到了洪武二十六年的五月中旬,夷洲岛已经遥遥在望了。

大明朝此举,着实吓坏了本想在五六月间袭扰东南海疆的倭寇。

自大明建国以来,向夷洲岛大规模的迁民和驻军这还是首次。

更别说还要由亲王坐镇夷洲。

一时间,倭寇们纷纷偃旗息鼓,停止了对大明东南海疆的袭扰。

据后来人回忆。

洪武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间,自浙江、福建至东番的海上,每日里来往的战舰多达数百艘。

周边倭寇和海盗,莫不望风而逃,东南海疆一时呈平。

......

最新小说: 年轻气盛八皇子 大明:嘉靖修仙啦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武成年后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 极品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