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277章 人间已生恶浪

第277章 人间已生恶浪(2 / 2)

就在三日后,清河王的幼子也莫名其妙夭折,尸身是在一口井底发现,照顾三皇孙的宫人这晚上都被迷烟迷晕,等醒来后才发觉小主人不见了踪影。

今年二月,皇帝已经下令送大皇孙、二皇孙往南京国子监入学,只有三皇孙因为年幼还养在大内,结果竟然被人杀害,且凶手还察究不出,太子却无心关注此案,一来痛失爱子让太子极其震怒,再则永盛币褪色一事也终于闹生了。

正是晏竑当日巧遇的那个发觉“珍宝”褪色的百姓,疑心是有回饮醉了酒,留宿在邀他饮酒的那人家中,结果被那人用假币掉包了他的真币,两个人为此事大打出手,互相扭着彼此闹去了县衙,县衙的推官极有眼力,看出那枚永盛币并非伪造,想到监造永盛币的鲁理壅莫名其妙失踪一事,怀疑鲁理壅就是罪魁,不是失踪根本就是潜逃,于是把此案上报临安府。

太子现在还兼理临安府尹的职务。

他这时已经不敢再召晏迟商量了。

因为晏迟是除了许纯阳外唯一可以面圣的人,如果太子这时找晏迟商议,晏迟却瞒情不报,肯定会连累晏迟无法再取信天子,太子甚至庆幸晏迟早一步去了天钟山——没错,当一连几起事故发生前,晏迟把芳期送回国师府后,自己禀报了太子往天钟山寻访隐士去了,借口是多替君国征召几个才能之士,晏迟寻访的是隐士,太子大可借口找不到他的行踪。

不过司马权和司马修这回已经不敢再坚持将一应事故瞒报天子了。

根本也无法瞒报,因为周皇后已经直闯天子闭关的永寿观。

太子紧赶慢赶到底落后一步,他盯着周皇后的眼睛极其阴沉。

“殿下既来了,还不喝退这些宫卫,发生了两位皇孙先后遇害这种罪祸,怎能隐瞒官家?!”

天子下令任何人不得闯禁,宫卫当然会阻拦周皇后,但太子临朝执政,他不在“任何人”的限制里,可太子这时自然不愿落得个被周皇后逼令才不敢瞒报的把柄,他就算要上报,也得先将周皇后打发走,这样才显得他是自愿。

也许还能弥补采纳司马修的谏言后犯下的一应过失。

“皇孙遇害一案,孤已在察究,待水落石出逮获害杀皇孙的大逆罪徒,自然会上禀君父。”

“这件事怎能由太子独断?”

“君父闭修之前,御令由孤监朝执政,孤也并非决意独断,只是深恐扰阻君父修行,所以才决定察究清明后报君父裁夺,还请圣人勿躁。”

周皇后没有硬闯。

太子方才入永寿观,但这回他倒被许纯阳给拦下:“官家这几日正是修气的关键时候,万万不能为杂事所扰,否则慢说这些时日的修行付之东流,甚至体内的丹毒还会发作危及龙体。”

太子听许纯阳这样说,倒是长长舒了口气。

可是三日之后,天子自己却出关了。

因为许纯阳忽然不知去向!!!

永寿观位于禁内,许纯阳当然不可能从禁内插翅而飞,天子也并没下令让许纯阳不许出宫,因为许纯阳乃晋王所荐,晋王自来一心向道,也想修成长生不老,天子还没忘了这个孝顺的儿子,允许许纯阳每隔三日往晋王府去指点,但许纯阳今日却一去不返。

更让天子震惊的是,他下令宫卫去晋王府打问发生何事,结果宫卫竟然称晋王暴毙于清修的院落,七窍流血俨然是中毒气绝!!!

当天子出了永寿观,自然听禀这些日子以来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故,也自然会召见太子,周皇后却赶前一步来告状:“当两位皇孙遇害,妾身便想立即禀报官家,几番去都被宫卫阻拦,太子闻讯也赶来阻拦妾身,妾身也担心会扰圣上修行,无奈之下只好隐忍,官家,四皇孙遇害的事已经极其蹊跷了,梁氏身为保姆,为何会杀害皇孙,为何宁死也要为此恶行,为何梁氏的家人竟然能预先潜逃。

又有三皇孙也紧跟着遇害,太子根本就无心察究,妾身不得不怀疑太子就是这件罪祸的始作俑者,官家既然已经知情,决定亲自过问,妾身就放心了,只是一定要让官家明白这段时日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天子等半天才等到太子“驾临”,太子现在俨然也已经意识到自己中了敌方的连环套,失踪的鲁理壅,失踪的许纯阳,暴毙的晋王,等等一连串事故都像追着他脖颈的飞爪,他就算还不能窥见全貌,明确的是已经陷入极其危险的处境。

最关键无非,许纯阳的行踪!!!

所以太子并不急着来见天子,他把自己所有的人力都应用在追踪许纯阳身上。

可是这个人,杳无踪迹,竟像是在临安城凭空挥发了般。

像极熙和永盛币表面的“金箔”,没有一丝残留的痕迹。

最新小说: 大明:嘉靖修仙啦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武成年后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 年轻气盛八皇子 极品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