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没忍住,朱元璋大笑出声。
“杨宪我认识,而且很熟,此人做事干净利落,面面俱到,还被皇帝安排进了中书省执政。”
“咱觉得如果要站队,还真是非他莫属了,你为何唱反调?”
朱杪看着面前的老黄头实在无语,忍不住感叹道。
“真不知道,你这个官怎么当的,看人都看不准呢?”
朱元璋:“!!!”
有意思。
这孩子竟然还回过头,说起自己来了?
“杪儿你可知道,杨宪治扬州?”
“咱当时亲自去过那里,经过多年的战乱,那里已经尸骨如山,贫民都已经寥寥无几,农田河流也面目全非。”
“当时他跟皇帝请缨,保证五年内让扬州恢复往日的容貌。”
“那个时候咱还觉得他说大话,结果呢,五年后,杨宪带着饱满的稻谷面见圣上,让圣上龙颜大悦,一举成为朝廷的重臣。”
“还有一点,杨宪平时外面穿的是官服,里面却是破烂不堪的衣服。”
“此等忠臣,此等干才,皇帝自然会重用,作为朝廷之臣,自然也要向他学习。”
朱元璋说的很自信也很激动,一双眸子泛着光芒。
然而,朱杪却一副看傻子的目光。
“别傻了老黄头,没有人口的支持,没有粮食钱财,没有耕地等各种的先进手段,五年能将那样的扬州恢复原样?”
“这样的发展能有稻谷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想要多么饱满啊?”
朱元璋一时语塞,想起了还挂在奉天殿的稻谷。
朱杪忽然起身,走过去轻轻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老黄头啊,你听我的绝没有错,离杨宪远一点。”
“多则几年,少则几个月,只要有人举报,皇帝亲自派人去调查,那杨宪的真面目,就一定会显露出来。”
“就那稻谷,从南洋买回来蒙蔽圣上也说不定。”
“杨宪是有丞相之能,却没有丞相之量,此人功名之心太盛,御民之心太狠,逢迎之术太过,皇帝都被他耍得团团转。”
“老黄头,陛下英明一世,最后会被这样羞辱,那么,凡是站队杨宪的,你说会有好下场吗?”
朱元璋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他很气愤。
因为面前的朱杪,竟然这么说自己的老爹?
更让他气愤的是,杨宪这样的干才,被他说得那样不堪。
而那所谓的稻谷,已经堂而皇之的摆在奉天殿,供上朝百官来看。
如果真是那样,自己不就真成了笑话了?
“哼,杨宪乃干才,难道咱还没有你会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