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小子,你要弹劾谁?”
朱元璋双目喷火,狠狠地瞪着朱樉道,连登基后经常提醒自己要保持的皇帝形象都顾不上了。
“二弟,不可犯浑啊!”
太子朱标心中大急,连忙扯了下朱樉的衣角道。
“父皇果然明鉴,儿臣要弹劾的,正是父皇!”
朱樉淡然一笑道。
文武百官们直接被吓傻了。
虽然如同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先前已经隐隐有了猜测,但是真听到朱樉要当着满朝文武弹劾朱元璋,这些官员们还是掩饰不住心中的恐惧,一个个被吓得跪伏在地。
之前还一肚子怨气的徐达李文忠朱棣等人,更是彻底没了脾气。
朱樉连朱元璋都敢弹劾,他们算个球?
“你要弹劾朕啥?”
老朱双手紧紧地握着龙椅的扶手,语气也变得越发冷漠道。
“儿臣要弹劾父皇的禁海之策!”
朱樉淡然道。
“你可有缘由?”
看到朱樉淡然自若的模样,朱元璋心中怒气稍稍降低,反而是多了一份欣赏。
在自己暴怒的时候,连追随多年的老臣子一个个都战战兢兢伏地,这个却能依旧镇定自若,可见这小子,绝对已经不是昔日的那般纨绔了。
出于老父亲的心理,朱元璋决定给朱樉一次机会。
“儿臣想要请教父皇和各位朝臣,大明为何要禁海?”
朱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扫视了一眼整个朝堂道。
“自然是因为倭寇横行多年,和元逆张逆等反贼勾连,祸害一方。
实行禁海将百姓迁移内陆之后,不仅可以更好保护百姓,也可以断绝倭寇叛逆生路!”
左丞相李善长征求地看了朱元璋一眼,方才开口道。
“是吗?”
朱樉冷笑了一声道:
“可是据本王所知,这所谓的倭寇,在禁海之后,不仅没有减少,反而随着许多普通渔民商贩内迁后生活窘迫,越禁越多呢?”
“而且禁海之后,朝廷的税赋也减少了许多,如今居然连北伐的粮草都无法供应充足,岂不是祸国祸民?”
李善长脸色微变,连忙拱手道:“殿下,大明国库收入不丰有诸多原因,而且臣以为,和大明安全相比,区区海贸赋税不过是小利而已。”
身后的胡惟庸更是直接跳了出来,大声拱手道:“殿下有此论断,想必是听信了那些海商蛊惑,殊不知这群人见利忘义,即便是宋元开海之时一样时常叛乱,陛下禁海内迁之策,反倒能断绝其谋逆的根基!”
“子曰,商人逐利也!”
“商者小人也,不可信!”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不少儒生官吏也是纷纷开口附和道。
“众卿所言有理,商人之言不足信!”朱元璋微微点头应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