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扶苏公子再次派了人来,又是请您回咸阳的。”
在拍完马屁后,李斯便照例,向嬴政汇报起了工作。
如今嬴政出巡在外,他的长公子扶苏则留在咸阳城中。
而扶苏认为天子应该坐于朝堂之内,所以已不止一次的派人来请他的父皇回鸾了。
闻言的嬴政则似乎颇为不耐烦,开口道:“整日里就想着教他父皇如何做事,这也是他从那些儒学博士那,学来的道理吗?”
嬴政此次出巡,一是为封禅泰山。
可被他带来的那些儒学博士们,却不愿为他这位以法家治国的皇帝,筹备礼制。
无奈的嬴政只好自行登山封禅,下山时却遇到暴雨,结果被那些早就等着看他失礼闹笑话的老儒们一阵讪笑。
所以此时的嬴政可以说是相当的反感儒家之人。
但他并非是后来儒家所宣称那般的暴君,至少他没杀了那些不处力还嘲笑他的儒家博士们。
可气还是有的。
再加之公子扶苏,向来便推崇儒学。
所以此时,嬴政便把这些气,都撒到了扶苏头上。
“给他回话,让他管好自己,朕要回去自会回去!”
“老子在外遇刺了,做儿子的不但一句话没有,还光想着他那不知是书上看来,还是从他人口中听来的所谓圣人之言。”
“若他的圣人真如此了不起,怎么不是由圣人出生的鲁国一统天下?”
嬴政此时心中的闷气,也不只是对儒家。
同样还有因先前遇到刺杀而起的郁闷。
责怪自己的儿子扶苏,竟未就此事关心一下他这位做父亲的。
开口便是让他回去,好合了他的圣人天子坐朝堂之言。
“胡亥公子也派人来了,他听闻陛下遇刺十分的担心,说如果可以的话,胡亥公子宁愿他自己身遭此险,还说万望陛下在外一定小心。”
然后赵高,也开口说道。
“嗯,胡亥还算有心,叫他不要和他大哥一样,也读那些儒家的书。”
“待朕回去之后,会给他另选老师教导。”
对于嬴政来说,倒是胡亥最近的表现貌似一直不错。
虽然那也是因为嬴政对他并没有像对扶苏那样寄予厚望,也从未想过要传位于他的缘故。
这一点从二人的名字便能看出。
扶苏的名字取自《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代表了嬴政对此子的厚望。
胡亥的名字就取得随便了,其母为胡人,生于猪年,故取名胡亥。
但至少此时时刻,能表现得更像个儿子,所以嬴政还是很欣慰的。
可其实,公子扶苏并非没有关心之语。
只不过,被李斯故意瞒下未说而已。
因为公子扶苏与蒙恬亲近,而李斯则一向和扶苏与蒙恬都不太对付。
所以扶苏即使有好话,李斯自也是不会替他通报的。
赵高也是一样,他已经选择把宝押给了胡亥。
所以即使胡亥说的没有这么好听,甚至他才是那什么都没说的,赵高也会替他说。
至于这二人一唱一和后嬴政的反应,他们显然是相当满意的。
于是纷纷抬头看向了他们的陛下,见陛下正低头认真看着竹简,便相视展露得逞的一笑,看着颇有默契。
可这一幕,在幕后真正的嬴政眼中,却无异于是恐怖片!
因为百变怪不会说话的缘故,所以嬴政在这之前特意交代了,待会只需低头假装在预览案上的竹简,由他本人在幕后发声即可。
再加之一般臣子和皇帝说话,都是低头而不能仰面视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