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一朝,皇帝早已经立下过《皇明祖训》,规定‘立嫡立长、兄终弟及’,当前太子尚有子嗣,储君之位,必然是在太子朱标的子嗣中予以选择,只能是朱允熥和朱允炆......”
楚秋道:
“不错,而我断定,朱元璋必将会立朱允炆为太孙,以继承大统。但朱允炆太过年幼,而朱元璋又年近七十,他担心朱允炆根本镇不住朝中那些功勋权贵,于是大杀特杀,希望将那些对朱允炆皇权有威胁的人,全部拔出,这其中就包括蓝玉,按照朱元璋的个性,他不会只杀蓝玉一人,此案必将株连甚广,蓝玉军中的旧部,凡曾经担任过千夫长以上的人,都不会幸免,这就是小弟担心的地方......”
听完此言,朱标倒吸了一口气道:
“楚兄弟是担心,你会因为你是蓝玉军中部将的家属,而受到牵连?”
楚秋点了点头:“这不是担心,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实。”
朱标倒吸了一口冷气,面色也突然变得铁青。
他太了解自己的父亲了。
这些年来,要不是自己拦着,还不知道大明王朝,要死多少人呢。
如果一旦自己死了,他便再无顾忌。
而母亲马皇后也于数年前病逝。
朝中便也再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他的屠刀。
而无论是朱允熥还是朱允炆即位,他们都没有这个能力掌控朝中文武。
为了给他们铺路,扫除障碍,父亲他才不管三七二十一。
只有一个字......杀!!!
而这楚兄弟的家庭。
既然是军籍。
还是蓝玉的手下,就绝无可能幸免的了。
想到这里,朱标不觉扼腕叹息。
楚秋给两人各自倒上了一杯茶。
他长舒了一口气,缓缓道:
“太子朱标的病逝,会成为整个大明王朝的转折点,大明的气象将会因此而改变,如果不是接下来造反的人是朱棣,大明其实已经算是亡国了,二世而亡......”
朱标端起桌案上的茶杯,正要喝茶。
听到楚秋的这话,险些没有拿稳茶杯摔落在地。
他表情极度震骇,放下茶杯道:“楚兄弟,你这会到底是何意?四弟......燕王朱棣会造反?!”
楚秋看着他道:
“其实,不单单是燕王朱棣的造反,大明王朝接下来的整个历史,都将因为朱标的离世而改变,大明从此将会走下坡路,亡国的祸根,也从此埋下了......”
听到这些话,朱标的内心翻江倒海,紧张莫名。
但是他面上却强力的保持着风轻云淡。
他没想到,自己区区一介太子。
自己的存亡,竟然会影响大明未来的整个国运?
朱标连忙道:“楚兄弟,这些都是你观察星象得出的结论?还是你的推断呢?能否仔细的讲讲?”
身边的徐妙云也是连忙的问道:“楚哥哥,真有这么严重?太子死后,朱棣会造反?”
对这个半文盲的朱棣,徐妙云一点也不喜欢。
甚至很是讨厌。
但是自己的老父亲却执意要将自己嫁给她。
这也是为什么徐妙云会跟着太子出来的缘由。
她实在是不想回到那个家中。
与朱棣的婚事,是一件让自己特别头痛的事情。
她一直就决定这朱棣不是什么好人,却没想到他竟然会大逆不道,敢造反。
楚秋叹了一口气,道:
“没想到啊,徐小妹你也会关心这些事情?!你不是从来对这些不感兴趣的吗?!”
这是事实。
以前楚秋和朱标谈及国家大事的时候,徐妙云总是嗤之以鼻。
没想到这会竟然会关心起太子的病殒和朱棣的造反。
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徐妙云嘟嘴道:“......少废话,你说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