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这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举一国之岁入,耗数千万之民力,而仅供养皇室宗亲一族,尤是杯水车薪!”
“且还不用说王朝后期必定会出现的土地兼并,老百姓越来越没有地种,就越是供养不起,而各级官吏将越是会压榨百姓......如此恶性循环!”
“你们说,这天下百姓,能够供养的了多久?”
“你们说,他们会不会效法红巾军,来一个‘石人一只眼,搅动黄河天下反’?”
“......”
楚秋的这些话,并非危言耸听。
大明当年亡国,也确实是因为要供养庞大的宗室成员,而搞得天下名不聊生。
纵观大明一朝,到了后期,朱姓子孙简直是多入猪狗。
这些人,拿着《皇明祖训》,自持是皇室宗亲,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朱元璋当年设想的子孙福泽绵延后代,也的确是实现了,只是二百多年后,天下就不姓“朱”了......
闯王一出,建奴至,数百万的皇室宗亲、天潢贵胄、朱姓子弟,被屠之如猪狗......
也算是一报还一报了。
而这一切的祸根,就埋在朱元璋的宗室供奉政策之下。
朱允炆的削藩,本是迫在眉睫的正义之举。
但朱棣以藩王的身份篡位登基之后,为宣扬自己得位的正当性,不好意思对藩王动手,但又为了避免藩王掌权,只能将他们好吃好喝的当猪养......
而这一切,却最终的拖垮了大明的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