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水浒新秩序 > 第二十八章 玉带

第二十八章 玉带(2 / 2)

潜如见徐泽出面打了圆场,也不愿咄咄逼人,乃用心解说阁内陈设。

二楼画像记录的皆是唐太宗李世民帅军东征的忠烈事迹,上到三楼,则记录幽州入辽后,辽国历史上的忠义之士,不惟契丹人,汉、奚、渤海、高丽、女直等族皆有。

潜如口才一流,每幅画背后的故事都讲得极为生动,讲到辽国汉人英豪时,他着重讲了韩德让的故事。

韩德让本为后族私奴,以“宫分人”身份入仕,官至大丞相,封晋国王,位于其余亲王之上,领宗州、川州等头下州。

承天太后在世时,赐韩德让以国姓,改名耶律隆运。

一次马球比赛中,契丹贵族胡里室撞了韩德让,致其坠马,承天太后立即命人斩杀了胡里室,国人始知太后对其恩宠。

后来,承天太后甚至与德让同卧同食,毫不忌讳的一同接见群臣和外使。

圣宗亲政后,也始终对韩德让执礼甚恭。

德让晚年病重,时承天太后已死,早已大权独揽的圣宗皇帝,还和皇后亲自寻医送药,侍奉塌前。

韩德让病故,帝怜他无子承嗣,特诏以魏王贴不子耶鲁为嗣。

潜如感慨道:“曹公辅汉,运霸世之机筹;伊尹匡殷,树格天之勋阀。德让与国同姓,乃参天寿木,腾枝叶以同荣;上汉洪河,涌源流而共濬。不谈功业,仅以名实而言,便是曹操、伊尹,也稍逊德让。”

韩德让毕竟是对辽宋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人物之一,宋朝境内自然不缺他的传闻,只是两国有别,加上百年光阴消磨,零碎的传说谬误百出,让人难以信服,远不及潜如讲述的这么详细,对几人冲击都非常大。

一贯冷脸的孙石都动了容,史进已经目瞪口呆。

闻焕章震惊于“太后与宠臣公然同卧同食”,竟还能传为美谈!这究竟是蛮夷无礼,还是圣教不昌?更无法理解受到如此羞辱的辽帝还能侍奉塌前,祖龙尚夷嫪毐三族,这个胡人皇帝莫非是真“圣”?

吴用早年也曾苦读诗书,屡试不第后,才渐渐愤懑世间不平,他不平的,也不过是自己未能登科就无法入仕,而“仕”的极致出将入相也远不及韩德让之风光。吴用知道自己的斤两,清楚就算给他机会也做不成韩德让,他感慨的只是大宋书生晋身无路,辽国私奴却能封王。

徐泽前世就听说韩德让,此时倒是没多少触动,只是,由此联想到了,记忆中,大宋曾有一位善使大锤的的韩姓大人物……

潜如安静的立在一旁,只待几人消化了这个故事,再领着他们继续上楼。

一名执事僧从楼下来,拉着潜如耳语几句,又急忙上楼去了,徐泽注意到二人的动作和潜如脸色的变化,问道:“大和尚,可是有不妥处?”

潜如犹豫片刻,答道:“今日恐不能继续游览了,鄙寺初建时,前朝太宗皇帝曾赐玉带一条,供奉在悯忠阁,刚刚被盗了。诸位一直有贫僧陪同,自无嫌疑,贫僧这就送你们出寺吧。”

回到北市后,徐泽当晚就打探清楚了悯忠寺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这是一起很典型的挑馆事件,出手之人应该就是为了扬名,有人上月遗书悯忠寺,言一月后要取唐王玉带,寺院不敢大意,特意将玉带换到方丈室存放,全天安排僧人值守,不想仍旧在光天化日之下被盗,盗贼手段确实高明。

同舟社在燕京已经待了三日,尽管生意很火爆,但徐泽还是决定次日按计划再启程,他对悯忠寺的变故其实没多大兴趣,唯一让他留心的,只是盗贼留下的名号——鼓上蚤。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