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起身,一边渡步,一边深思,这么个难题,就由傅忠这个不到二十的孩子解决了。
这法子比起唐大宗硬凭个人威望压制群僚,来得更轻巧。比起宋太祖假惺惺‘杯酒释兵权’,来得更潇洒。比起汉高祖借老婆之手杀了韩信,来得更仁慈。
如果有可能,谁愿双手沾染一同起事袍泽的鲜血。
四部分设,多权鼎立,拱卫一人,自己面子也有了,里子也有了,亏这孩子怎么想出来的。
朱标还未想通,问道:“父皇,战争我不懂,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样做,就能杜绝得某些人的野望。”
朱元璋开心笑道:“战争打的是金钱后勤,参谋总部调得兵动,没有粮草、装备,他拿什么造反。恐怕等不到两天,士兵非造他们的反不可,你能叫士兵饿着肚子,拿着棍棒上战场吗?”
朱标:“他们平常不吃饭吗?不拿刀枪训练吗?”
“当然,几天内他们是不缺的,但一旦开战,便有损耗,没有足够的粮草、装备储备,谁敢兴兵。”朱元璋说道。
“明天开大朝会,叫傅忠上朝,当殿呈上方略,我要亲自宣布成立军校。”
朱标起身要走时,朱元璋又叫住儿子,“那孩子的字号不是叫用心吗,傅友德那老货,生怕朕不明白,取的那叫什么字。
傅忠有七窍玲珑之心,颍悟非常。为人之子,不让父亲出丑,也是孝心。
你把这话告诉他,就说是朕说的。况且,他也是朕的半子,有什么趋炎附势之说。”
大朝会不是说开就开的,那得有大事发生。朝臣们纷纷相互打听。
魏国公府,徐达愁眉不展,独做愁城。归宁女儿徐妙云开口劝道:“父亲,我觉得这次大朝会,不是冲着您来的。您为皇上冲锋陷阵,立了多少功劳,才做到这军中第一人。
皇上对您只是猜忌,您又没有真心想反,他能有什么把柄,就算欲加其罪,也用不着在大朝会上处理,这样反倒寒了大家的心。”
徐达不答,国家大事岂是你一个女子能够预测的,对于君王来说,猜忌就是证据,难道还等着你举兵不成。
上朝后,他心里就像有十五个吊捅在打水,七上下的闹腾不安。自己再怎么忠心,也躲不开皇上的猜忌。这次大朝会,是先夺兵权,还是一撸到底,连爵号也给褫夺。
去的终须去,留也留不住,都拿去吧。有道是“有子万事足,无官一身轻”。他到底都没想到,原来的历史上,朱皇帝终究是要了他的命。
正当大臣们胡思乱想的时候,殿值太监宣旨道:“宣傅忠上殿。”
在众人惊愕的眼光中,傅忠傅颍心迈着郑重的步子,从人群中穿过,直接走到皇上御案前。两手高过头顶,呈上了建立军校的折子。
他刚要下去时,朱元璋开口说道:“就站在太子身后。”
满朝轰动了,一个二十岁不到,爵位没有,职位也不够参与军国大计的小青年,就这样直立在太子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