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晋: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平贼

第二百一十一章 平贼(2 / 2)

加上年初的钱唐水患,年节时先帝给各地诸侯王的加恩,还有北伐功臣的赏赐江东各地防洪堤坝的修建,北面防御胡人坚城营寨的修缮,各地旱灾水涝的赈灾,北伐所获取的大量粮食钱币已经损耗尽了!

战事再拖延下去,损耗多了倒是小事,万一战败让孙恩做大,威胁的可就是晋朝的根基了!

“还请三位想一想,若没有去年北伐的战利,仅靠朝廷的岁入能够维持这么大的支出,能够承担这么大的损耗吗?”徐宗文拿捏住了辅政大臣的难处,让三人无力反驳。

徐宗文坐下,将《平贼疏》交给一旁伺候的宦官,由宦官传递给三位辅政大臣,依次签名加印。

“将《平贼疏送呈》显阳殿,交太后亲阅。”辅政大臣都签了字盖了印后,徐宗文又吩咐人送给陈太后看。

台城有三大殿,前殿太极殿,中斋式乾殿,后寝显阳殿,太极殿以及殿前的各省为朝廷举行议事、朝会、礼仪之所,式乾殿为天子正殿,显阳殿是新帝居所,太后也居在偏殿暖阁,方便照料新帝起居。

听到徐宗文要把《平贼疏》交太后御览,国舅王恭忙问:“太后不参与朝政,宗文何必要如此呢?”

尚书令王珣似乎也有所不满,他淡淡道:“先帝遗诏,朝政军政由我等四人共同商议处置,太后不涉朝政。宗文你如此做法,莫不成是支持太后临朝称制?”

“宗文呐,你要去亲征孙恩去便去就是了,只是人马粮草你要自己筹措,京城已经没有多少粮食,至多给你五千石,但是你要将《平贼疏》交给太后,这意味着什么你可要想清楚了!”国舅王恭松了口,只要徐宗文不把《平贼疏》送去显阳殿,一切都好商量。

王国宝没有多话,他低着眉眼正在思索,太后陈氏前几日主动诏他进宫,说只要太原王氏支持临朝称制,王国宝就是下一个尚书令,太原王氏也即将成为继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龙亢桓氏、陈郡谢氏之后大晋朝第五个当轴士族!

辅政大臣之中王国宝的存在可有可无,如今太后又许以重诺,王国宝仔细推敲了徐宗文的举动,他感觉此事并不简单!

或许,太后不仅找了自己,还找了征北大将军徐骁!

如其不然,徐宗文为何反常的提出要把辅政大臣议事中的奏疏送去显阳殿?

徐宗文前所未有的强硬,他手中掏出另一本军报,让宦官递给三位辅政大臣传阅,那是今晨从南方送来的紧急军报!

谢琰战死,禁军中随同出征龙骧军、虎威军、左羽林卫中,龙骧军几乎全军覆没,左羽林卫与虎威军损失过半,残军正北撤休整!

“谢琰,谢琰战死了!”王珣、王恭二人大惊失色!

王国宝急问:“敢问将军,此消息可属实?”

徐宗文平心静气的回答道:“这是诸葛侃从吴县传来的消息,此时反贼已经大举北上,若再不加派援军,吴县危矣!”

“所以我才要把《平贼疏》送给太后御览,不仅是要陈述朝廷理应速平祸乱,还要告知太后乃至朝臣们,孙恩之祸更甚于我们的想象!为今之策,徐某亲率骁勇善战之师南下支援诸葛侃,两军合一或许可与孙恩一战!”

徐宗文故意将局势说的糟糕透了,实际上杜子恭在云岘观举行了天师道集会后,建康附近的天师道信众已经赶赴三吴,他们的任务就是分散瓦解孙恩的军心,否定孙泰、孙恩的天师道教主正统身份!

“若如此,还请宗文赶快发兵!”

“迟则生变,我也同意速速发兵,由宗文率领大军征讨孙恩!”

“可是这大军从何而来?”王国宝问了一个紧要问题,总不能再把剩余的禁军带走,那样以来京城空虚,建康防务松懈,随便来一支兵马都可以直捣黄龙,直接杀进台城!

徐宗文摆摆手,让他们不用担忧,他早已经密令骁骑军中的精锐骑兵南下,此时就在长江对岸,随时可以出征!

王珣等人虽然见惯了徐宗文自行其是,可以屡屡无调擅自动用兵马这种事可是忌讳!若不是皇帝幼小,太后不理政事,光凭私调兵马入京,图谋不轨这一条罪名就可以问罪徐宗文!

可是偏偏他们不能这么做,孙恩还等着靠徐宗文去平,各地司马氏藩王和州牧也靠徐宗文压制,没有了徐宗文,辅政大臣的位子就没有那么稳固了。

这是上了贼船啊!

王珣如今发觉当初私立诏书,搞出辅政大臣这一出似乎弊端不少!

“既如此,我等草拟一份诏书便是,平乱的重任就交给宗文你了,你可一定要击败孙恩,绝不容有失啊!”王恭居然乱了手脚,好似孙恩此时已经兵临城下了一般,惹得徐宗文心里一阵鄙视和抵触!

徐宗文信誓旦旦道:“骁但尽力而为,必不负众望!”

最新小说: 在不懂爱的年龄遇见爱 乌鸦嘴传奇好的不灵坏的灵 年轻气盛八皇子 我家娘子太粘人,女帝大人吃醋了 [原神]全提瓦特都是我爹 武成年后 大明:嘉靖修仙啦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极品假太子